跟随花城县知县一起来迎接金世安的还有清水镇的里正,当里正看见金世安后大吃一惊。他知道站在他面前的知府大人正是以前清水镇的金在生,他现在化名金世安,肯定不想让人知道他的过去。里正赶紧将自己的头低下,他觉得金在生肯定也不希望他多说话。
金在生带来了精兵五千,修道之人足有百人,他这次来就是为了处理这里的一些事情,他可不希望打没把握的仗。金在生突然走到了清水镇里正面前说道:“你头低成这样干嘛?莫非我长了一张丑陋的面孔让你不忍直视?”
“不~不是,下官只是敬畏大人不敢直视罢了,头低的多低,就代表下官对大人有多敬重。今日下官有幸见到大人一时过于激动失了礼数,如有哪里做的不对还请大人有大量不要和下官计较。”里正突然跪倒在金在生面前,双手向前抚地。
“哎呀,你这又为何,快快请起,我只是和你来了个玩笑而已。”金在生主动上前扶起了清水镇的里正,这一幕在外人看来金在生非常的体贴下属,里正心里清楚金在生此时回来肯定有蹊跷。
花城县知府并未见过王金在生,只知道眼前的金世安大人,是新上任的知府。
可是知县的师爷和清水镇的里正心里感受却相同,因为师爷曾经和金在生一起喝过酒,那时候金在生不停地巴结他,也正是因为他,金在生才有幸和上一届的知府有缘结识,可以说这位师爷对于金在生有知遇之恩,同样也吃了不少他的好处。
当年宋慧熙的熟食生意日进斗金,大部分钱财都被金在生拿去给师爷和知府上供了。师爷只知道上届知府大人被人查处中饱私囊,滥用职权,目无王法,最终被判处死刑。
可他根本不知道金在生已经更名金世安,还当上了知府,此时的师爷正有一种非常不好的预感。他的家人已经撤离此地,现在只能等晚点时候离开此地,以后隐姓埋名才能不被金在生惦记。
师爷和里正的心思没有逃过金在生的眼睛,当夜金在生就将花城县知府囚禁起来,并且用知府的笔迹写了一份名单,这份名单里面足足有三百多人,这三百多人都是知道金在生过去并且见过金在生本人的。
知府金世安的副官连夜带领人马去追击迁移的民众,由于都是大集体迁移,难免有老弱病残,他们用了两天多时间才离开花城县不远。金在生的副官带领的都是精兵强将,而且每人都配有一匹快马,只用了几个时辰就追赶上了迁移的民众。
副官照着金在生给的名单一个个将他们找出来聚集在一起,这些人都是以前金在生的左邻右舍,还有很多是他以前结识的狐朋狗友和烟花之地的人员。
几百人被聚集起来难免会引起民众恐慌,尤其是穿着铠甲的,他们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
“大家不必恐慌,我们接到知县大人的文书,上面写着这些人员可能有些伤风感染,有可能会病情恶化,现在我们将他们单独找出来是为了让省城来的名医给她们看看病情,为的只是对症下药,让他们可以健健康康的。”
副官的话很快让一些民众放了心,不过被点名的三百多人感觉到莫名其妙,这些人上到满头白发,下到刚刚学会识字的孩童。三百多人被他们带走,一路向着花城县境内赶去,为了抓紧时间,副官来的时候还特意准备了不少马车,这马车是为一些老弱病残准备的,方便快速赶路。
这一夜即将发生的事情让整个花城县成为无人敢靠近的地方,尤其是清水镇,因为后人为此特意编出一句话:“宁走十里路,不走清水镇。”可见清水镇是多么让人胆怯的地方,因为从今夜起,整个清水镇成了寸草不生,生人勿近之地,
副官将三百多男女老少带到了清水镇附近靠近血井的南郊之地,此时已经有民众发现不对,准备逃窜之时被弓箭手当场射杀。这一幕让其他民众惊慌失措四处逃窜,不过他们已经被几百名弓箭手包围起来,如同被困在羊圈里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