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实倒不是想让王萌萌去敲打别人,只是想那群人别把勾心斗角的心思花在王萌萌身上。
接下来两天,玩了几个景点就返程了,在一个城市的超市采购一些物品后顺手又买了一盒冈本,没想到带来的六片装用完了。
回到苏市,陈实和王萌萌回到家了,这里距离王萌萌要上班的地方不远,比她爷爷家要近了二十分钟路程呢。
为了安全起见,王萌萌一个人住这里,陈实专门和物业经理打了招呼,这小区里有陈实家不少套房子,开发商是孙明哲家,物业也是孙明哲家的。
一切安排的妥当后,陈实才能放心去外面工作,不走不行了啊,公司又有一堆事了,每家公司都是这样,阶段性忙碌和闲暇,如果说有一家企业可以一年四季保证每天都在高峰值盈利,那真的除了国字号了,比如通讯行业,石油行业,电力行业等。
陈实要去FP服装商看一看,那边正在准备升级设备,准备全自动化,这个可不是小数目,上一台机器,就要百万以上,有的要千万,别小瞧了全自动化四个字,全自动化的效率可以大步提升,但钱也是天价,为何很多工厂明明可以全自动化还要人工化?
原因很简单,人工便宜,除非一些大工厂,可以保证一年四季都有订单,而且未来五到十年都有订单,才敢全自动化,拿一个糖果厂举例,棉花糖制作,可以半自动化,机器生产,人工穿袋打包,但要是机器生产完机器打包封口,这看不起眼的一步,就要几十万上去。
如果糖厂效益好完全没问题,但要是糖厂每年就接几笔订单,老板就会选择半自动化,人工成本在这了,工厂底层员工都是保底工资然后多劳多得模式,这样就能保证成本了。
就像小的快递公司还要人工分拣,然后手动填写订单等,但大的快递公司现在都是机器化,这个新闻早就报道过,可大公司也要看区域不是所有区域都敢这样,全国现在目前就少数几个城市敢这样玩,首当其冲的就是义务。
要知道全自动化这样的快递分拣中心,可不是一两个亿就可以搭建起来的,陈实这次去就是要看看需不需要全自动化,不能因为眼前看起来效益不错,就全自动化了,那可是一条生产线的更换,少说要四五千万了。
钱没赚多少,在投资这么多,陈实是不想的,而且全自动化每天要求产量也高,这类机器必须每天都在工作才能体现价值,如果停一天成本就太高了,而且这类机器还有个毛病,不怕你天天用,就怕你时间长不用,各种毛病就来了,维修一次成本非常的高,有的要专门请国外的技师过来维修,一次的费用都是十万起步。
大部分这类的机器都是在德郭那边采购的,那边的全自动化机器贵,但确实贵有贵的道理,耐用,好用,科技领先,不是不想用国产的,但有的东西是咱们目前还没攻克技术,无法去生产,即使生产的也都是去人家那边买零部件采购组装贴牌的,兼容性就要差很多,时常出现毛病。
陈实看了下,这个点买高铁还要等一段时间,去高铁站还要一段时间,附近有大巴车,直接坐大巴过去吧,需要二个小时左右,但做高铁还要等两个小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