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是。炮弹飞行的速度那么快,目前没有任何的工具能够追得上。在拍摄的时候,我们是在火炮的炮口下方和着弹点架设了高速摄像机,来捕捉炮弹出膛以及炮弹命中目标的瞬时画面。至于中间的飞行部分,则是采用了计算机技术进行的飞行模拟,然后又用动画技术制作出了和真实的炮弹一模一样的数字模型,再嫁接到影片里,就是我们看到的画面了。”
“哦……”
大家恍然大悟,但仍然觉得神乎其神。
要是再过二十年,这样的特效随便那个动画工作室都能做。但是在这个年达,绝对是蝎子拉屎————毒(独)一份。
“这个技术是美国的特效团队做的吗?你们是怎么找到这个特效团队的?”
肖浅开始白话(huo)。
“确切地说,是新西兰的特效工作室。也是赶巧,我在洛杉矶拜访故人的时候,结果正好碰到了。对方正在寻求投资,我觉得他们比较有发展前景吧,所以就进行了注资。严格意义上算起来,这应该是我们中国自己的特效工作室,只是在里面工作的是外国人。”
听说他连外国的特效工作室都投资了,大家都惊为天人。
来到这里的,都是《中国文艺》的忠实观众,也在节目里看到过数不清的文艺界大能。
然而那些人讲出来的东西,和肖浅所说的完全不同。
很多大能讲的故事,基本上都是回忆式的。
曾经怎么怎么样,当年怎么怎么样。虽然足以令人缅怀,但也是观众们大多经历过的岁月。
除了共感之外,并无新奇之处。
但肖浅所讲的电影特效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对于这个时代的普通中国人来说,就太过于科幻了。
偏偏刚才通过技术制作的电影画面,大家已经看见了。
那效果,完全出乎意料的震撼,看的人热血沸腾。
不少人都扪心自问,如果电影院里上映的都是这种电影,即使票价贵点也要去看啊。
本来听说电影用到的特效是外国人做的,大家还有所遗憾,但是听肖浅说他已经进行投资,把特效工作室变成了中国的资产,大家又重新高兴起来。
那种感觉,就好像前世听说华为在国外的销量屡创新高一样。
明明和屁民没什么关系,但因为是中国自己的企业,就是让人高兴。
和普通人不同,李红看的更加深远。
“肖总,您是更看好电影特效的未来吗?这是在为您将来的电影产业进行布局吗?”
肖浅决定对电影特效进行一个科普。
“我想大家都有一个误解,那就是说到电影特效,就以为是很高端、很前卫的东西。实际上,电影特效技术一直伴随着电影的诞生和发展。电影特效,指的是在电影拍摄中所运用的技术,包括最简单的镜头色彩、镜头语言、分镜头等等,其实都属于电影特效。哪怕是很多年前的电影,比如《地道战》、《地雷战》这样的影片,其中也是运用到了特效技术的。只不过因为时代不同,特效技术一直在发展而已。没有技术支持的电影,是讲不好故事的。我的看法是,未来在电影界,特效所能起到的作用,甚至要超过导演、演员、编剧等这些最基本的要素构成。”
他怕大家不明白,又做了一个比喻。
“比如我们想要在电影中呈现出一条龙来,导演和编剧可以给这条龙赋予各种定位。愤怒的、善良的、神通广大的、诙谐搞笑的等等,这是可以通过故事来告诉给大家的。但究竟这条龙是什么样的,就需要特效来制作并且呈现给大家。如果特效做不出来,那么大家也就看不到龙了,不是吗?”
“哗哗哗……”
台下掌声如潮,不少人看向少年的目光无比复杂。
年轻人厉害不意外,但能够运用最朴素的语言解释清大家都不懂的领域,足以彰显出年轻人的不凡来。
联想到刚才看到的电影花絮,不少人都心生感慨。
肖浅第一次坐在镜头前全面地阐述自己的理念,效果无比的好,一下子就走入了大众的心田。
现在,有更多的人知道了,中国娱乐文化行业当中,有这么一个眼光和理念超前的领路人,在带着中国的电影行业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中国的电影行业拥有这样的年轻人,是何其幸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