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我的导演时代 > 第355章演员确定

第355章演员确定(2 / 4)

不过,最终在中影的调解下,票房没有加一半,最低价加了五块,分成也提到了45%。

开会的时候,发行总监张皓也提议跟进。

“李导,你看我们要不要也和院线商量一下,反正承受院线火气的都是张韦平。”

“不用,张韦平这是饮鸩止渴罢了,他能提高两个点的分成,那些电影院就敢多扣一笔钱下来,没多大用处。”

李谦摇摇头,监管不够严格,影院想投票房太简单了,有些小地方电影院胆子大点的,手写票甚至连手写票都懒的搞,交钱进去随便看,在各种小县城再常见不过了。

上报多少票房,就看影院老板就多大胆子了,去年差不多有上百家电影院年票房不到十万,最离谱的,一家县城电影院,一年就两万票房。

两万票房什么概念,就算20块钱一张票,意味着观影人次只有两千。

暑假两个月,贺岁两个月,春节一个月,其他国庆、五一、端午节日加起来就算一个月,一年也有六个月是能卖票房的。

这六个月里,每个月330观影人次,每个月50名观众,每天17名观众。

节假日高峰时期,一家电影院每天17名观众,就算是县城,也太惨了。

真不知道他们怎么开了几年都不倒闭,老板真是大慈善家,毕竟一家电影院各种员工起码十个要有的,一年三万块钱票房,连工资都不够发了。

小县城电影院这么难,偏偏县城和小城市的电影院也是开的最勤快的,都争着抢着去小地方开电影院。

无非是小地方缺乏监管,尽情地偷罢了。

大城市也多的是,加盟影院不偷票房才是少的,而且方式多种多样。

所以,想占影院的好处是别想了。

瞒报、偷票房这种事,在座的业内人也都知道,张皓转而道,“分成可以不变,那票价呢,一张多五块钱,最终票房甚至能提高一个亿啊。”

可不是一个亿嘛,平均票价三十左右的时代,每张票多五块钱,原本六亿票房就变成七亿了。

“这个也没必要,现在电影票的价格并不低,之前十一月份已经有两部电影上映了,12月又三部,能看完三部电影的观众少之又少,多数会有选择地观看,如果《金陵十三钗》比别的电影更贵,而且观众口碑一般,那这些手头不宽裕,选择性观影的观众,大部分都会选择更便宜的大片。

而且,《金陵十三钗》更贵,不利于影院卖饮料零食,时长更长,在排片我们也会有优势,真要是提高五块钱的票价,实际上比不提高的票房多了太多,毕竟观众可能会减少。”

张韦平说的国内制片方分成比米粒坚低,这话没错。

不过米粒坚的影院,还有另一个收入大头,卖周边,甚至比饮料、零食收入还高,弥补了票房分成低的差距。

国内影院可卖不了什么周边,顶多摆个夹娃娃机。

而且国内市场小,每年电影有限,淡季基本上没什么人看电影,影院整体上是亏本的。

当然,这是不算偷票房的情况,去年一年起码被偷了十个亿的票房,算上这十个亿,影院是赚钱的。

张韦平的操作,李谦就不跟了,贺岁档正常进行。

宣传方面,五亿导演郭凡,中生代最优秀的演员之二刘业+周汛,科幻题材,已经足够吸引观众了。

最新小说: 六零:冷面军官被科研大佬拿捏了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快穿大佬不做炮灰 双修高手玩转都市 镇天神医 江湖枭龙 反派:全都有金手指,而我没有 六年后,我携四个幼崽炸翻前夫家 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 异能:一眼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