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我是大圣师 > 第二十一章 蒙学

第二十一章 蒙学(1 / 3)

上哪儿换?

不说李阔海不可能帮助刘昌郝,就是刘昌郝与李家小娘子订了亲,凭借那个知县,刘昌郝也不想打官司。

刘仲良手举了举,想想还是放下。

这就是他一家眼下的心态,刘家“活过来”了,刘四根一家皆不开心,但以为刘昌郝与李家小娘子订了亲,李阔海才出面替刘家化解难题的。刘四根有些害怕,于是带着几个儿子与两头耕牛、农具,趁着天黑一起送过来。

送来的仅是契约上的农具,稍好的农具还让刘四根调了包,不在契约上是不可能送过来了,就这样,刘四根婆娘还在门口骂骂咧咧的。

刘昌郝将牛牵到牛棚,牛是原来自家那两头耕牛,村里人都认识,刘四根不敢调包,因为要巴结花谷久,两头牛还养不错。刘昌郝关上后院的门,刘四根婆娘还在骂,刘昌郝一下子将门关上,又大声说:“阿娘,苗苗,将耳朵堵上。”

刘四根婆娘这才怏怏地回家。

“我们村也有凶人,但也没有这般凶法。”刘昌郝喃喃说了一声,打开手机。我们村不是刘梁村,而是另个时空的老刘村,地没有刘梁村多,不过户数足多了一倍,人事同样复杂。

刘昌郝点开另一个文件夹,是几本古代的蒙学。

上初中时,他一直以为古代蒙学就是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

其实不止,还有明朝萧良的《龙文鞭影》、吕得胜的《小儿语》,清朝谢泰阶的《小学诗》,李毓秀的《弟子规》,南宋时的《名贤集》。

严格说明朝李渔的《笠翁对韵》,朱用纯的《朱子家训》,清朝邬仁卿的《初学晬盘》,山阴金的《格言联壁》,周希陶的《增广贤文》都属于古代的蒙学,等等。

还有更冷门的各种《蒙求》,其中最早也是最有名的是唐代李翰编著的《蒙求》,随后许多人纷纷摹仿,诞生了《广蒙求》、《叙古蒙求》、《春秋蒙求》、《左氏蒙求》、《十七史蒙求》、《南北史蒙求》、《三国蒙求》、《唐蒙求》、《宋蒙求》等等,就连《三字经》、《龙文鞭影》、《幼学》也受到其影响。

到了清末民国初,蒙学教材更多。

一些简易的算经书籍也能属于蒙学教材。

刘昌郝拿出笔墨纸砚,先开始磨墨。《千字文》、《百家姓》、《蒙求》现在全有了,刘昌郝前身小时候还学过,都不能抄,于是他对《三字经》下手。

三字经与百家姓两本书作者都有些不清楚,然而三字经与百家姓不同,百家姓虽然流传很广,严格说它只是一本帮助小孩子识字的书,顶多说琅琅上口,“没有深刻的含义”。三字经对于古代人来说,它就是“经”。据传是南宋王应麟写的,南宋灭亡后,他隐居二十载,所有著作只写甲子不写年号,以示不向元朝称臣,可能导致了后来人对三字经作者模糊的原因。

王应麟乃是南宋末年有名的通晓古今的大儒,他一生写了许多巨著,以他的笔力,写出这部三字歌,自然非同凡响。不过王应麟深受程朱理学的影响,里面有许多糟粕的东西,放在明清文人会大力赞扬,然而放在还比较开放的北宋,不但这些思想刘昌郝不喜欢,也不会受到文人主流的喜欢。

“不能全抄,有的必须要修改。”

人之初,性本善。人出生时都是善良的,拜托,不用性恶论就算是好的,谁说人性天生是善良的?若此那来的那句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损不足而奉有余?不过在宋朝性善论才是主流,也是本书的宗旨,不能改动。后面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刘昌郝到是很赞成。当然,这本书放在后来还有影响,里面确实有许多让人称道的内容。

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牛啊,刘昌郝抄到这里不由地睁大了眼睛,真的不能小视了这些老祖先。

古九州,今改制,称行省,三十五,这个必须要改,宋朝没有行省制度,而是路州制。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立宪法,建民国,不对,刘昌郝忽然明白了,他下载的这本三字经不是原来的三字经,而是多次修改后民国版本的三字经,难怪有赤道中华三十五省这些词眼。这一段不能抄了,直接从“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跳到“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还有“苏老泉,二十七”“若梁灏,八十二”等也不能抄,有的句子要略做小修改。

…………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