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人多,轮流破冰休息,不过船也休想快得起来,直到蒙蒙亮,才抵达场务。场务也无辄,每年到这时候总有一些不要命的继续在发船,然而岸边早结了冰,只好安排拘拦人不时地将它们捣碎,不然船泊不过来,让人家如何纳税?
几个拘拦人一边挥汗如雨地破冰,一边冲他们大喊,让他们泊过来,看到这一幕,韦小二几人一起忍不住笑。都是老熟人,也知道鞭炮价格,不过还好,每次给一些好处,虽然涨了过往税,但涨的不多。
务头还问了一句:“你家鞭炮运到几时?”
“此乃最末一批,后面有人欲购,我也不敢做。”
“是啊,今日便算是冰封。”
寒喧几句,重新出发。
到了戴楼门,朱三已坐在一家茶馆在等他们,见面抚胸说道:“亦好,亦好,能送到戴楼门。”
也不多说了,立即送货。
刘昌郝没有押货,而是溜到了菜市场。菜市场也有点乱,有卖菜的卖肉的卖鱼的,还有杂货店,小吃店。刘昌郝开始注意观察,真的看到了反季蔬菜瓜果,基本上都是窖藏的。
根茎类稍稍好一点,如萝卜山药薄荷之类。
叶茎果类则有些惨了,比如芹菜,宋朝没有西洋芹,但有好几种芹菜,窖藏的属于一种晚熟芹菜,类似后来的香芹,似乎是藏住,然而失去水份,干瘪瘪的,这玩意还能做菜么?
然而这是在宋朝,冬天严重缺乏蔬菜,不能整天吃青菜萝卜,明知道这些窖藏菜不好,卖的还比较贵,还是有人会买。
刘昌郝看了一下,未看到韭黄,于是进城,城外那个菜市场可能“挡次”不够,他找了一个民宅比较精美的住宅区,再找其菜市场,终于看到韭黄,店家只摆了一点点样品在外面,余下的一些装进草篓,省怕冻坏掉,价格是真心的贵,居然开价两百多文钱,宋朝吃牛肉困难,牛肉一斤不过一百文钱!
不如此贵,也没人种了,想一想那个小地房能种多少韭黄,不提风险,也需要不少成本。刘昌郝不但看到了韭黄,居然看到新鲜的生菜,这种菜传入中国时间比较早,约在东晋时便传入了中国。当然,还有许多未传入过来,如玉米、土豆、胡萝卜、红薯、包菜、南瓜、四季豆、番茄、西葫芦、洋葱、地瓜、佛手瓜等等。
用地房种韭黄能凑合,种生菜……生菜生的惨不忍睹,然而胜在新鲜,不但卖得贵,也有人买。
刘昌郝不是种反季蔬菜,而是通过它们判断京城百姓对反季或早市瓜果蔬菜的定位,以及京城的消费能力。
应当还行,不但反季蔬菜,有的也很贵,鲤鱼腥,然黄河鲤鱼却是天下有名的美味,又是隆冬,一斤需一百余文钱,往往一条大鲤鱼需一贯钱,买的人还不少。
看了一会,他与韦小二那一队汇集,取了一些钱过来,买了一些彩绢,然后上船。最后一批货不太多,也不是每个店家都有的,仅是十九家的货。京城也有许多打扫卫生的人,几天过去,积雪差不多打扫干净,使得送鞭炮速度变得快起来。到了中午,三队人陆续返回。先吃午饭,吃过饭,结清几人抽解费,买了一些干粮,立即返航。
回来的路上才叫惨……
九成河面要破冰,船几乎是爬着前进,直到第二天五更天,才好不容易抵达乌头渡,还不行,得将我家船弄到沈村。那就继续往前爬,终于爬到沈村的河湾里,天已蒙蒙亮。
大伙一起叫阿弥陀佛,能将船爬回来,算是很幸运了。但也不好说啊,四更天时,他们便遇到一艘船,在拼命地向京城航驶,两船交错,那艘船上的人还向他们问,前面河道冰结得厚不厚?那才过了乌头渡,离京城还有好几十里路呢,要命的还是重载。即便侥幸抵达京城,若船家是京城人还好一点,不是,那艘船留在京城过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