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元凤之后,陈曦将一个个的州牧全部拿下了,目前还有虚衔的州牧倒是还有几个,但已经不可能军权、政权、财权一把抓了,未来可能产生的近似州牧的也就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恒河中下游,一个是新州。
恒河中下游那个不需要解释,因为那边的情况,不给军权会有麻烦,所以肯定得给,这也是钟繇未来大概率会成为三公的原因,因为相比于给州牧兵权,还不如给钟繇加三公,这样有些许兵权不扎眼。
而州级往下,也就是郡级,到现在依旧存在郡守一把抓,郡尉掌军权的情况,只不过财权和司法权都被中央进行了一定的约束。
在这种情况下,如兖州农粮这种大型的国营企业,具备一定的军权和政权,还自带财权,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是完全合理的。
毕竟农粮按照级别,也差不多是两千石,有这个待遇是正常的,最多是这个职位更偏向于搞钱和生产,军权和管理反倒是附带的。
“可郡级官僚所能提供的用于地方的财力远远不及农粮。”伊籍极为心累的说道,伊籍怀疑一个兖州农粮所创造的利润,可能是大于整个兖州的,这个虽说听着离谱,但伊籍的推测还真没问题。
因为兖州农粮虽说挂着兖州二字,但实际上是面对全国的,其所能调用的资源,出货的量,是非常恐怖的。
若非陈曦需要兖州农粮给其他国营企业提供社会性福利,并且以特殊的平账方式将这一部分抹消,兖州农粮的利润产出肯定是大于兖州的。
毕竟这部分社会性福利,实属是从兖州农粮身上直接拿钱的支出,还没有任何的利润,就是纯支出项目。
“农粮的财富是要归拢于长安,然后由长安分配给各地的。”陈曦摇了摇头说道,“农粮的每一笔钱,也都是有进出的,而且相比于兖州现在平均七十分的地方,农粮的那些钱花在三十分的地方,所能带来的提升更大,毕竟三十分进步到四十分可比七十分进步到八十分容易。”
这天下多的是在陈曦看来是三十分的地方,虽说那些地方的百姓自己并不觉得自己处在三十分,从脱离饥饿,到饥一顿饱一顿,再到每天能有一顿干的,一顿稀的,而后一天能吃两顿干的,到现在能吃上肉,有点其他菜色等等,在他们看来已经是盛世了。
可对于陈曦来说,这都是需要进行改造的地方,一天两顿饭是绝对不可取的,一天就得吃三顿饭!
而陈曦集村并寨的时候,本身就解决了吃饭和住房问题,后续中成药也解决了低层次的治疗问题,但这是基于靠山吃山的基础逻辑,想要继续发展,就绕不过一个现实,那就是走出去,去谋取新的发展。
或者说的更明白一点,那就是各地都有各自的资源,而单一的资源能带来富裕生活的很少,可多种资源综合起来,那就能让涉及的环节全部受益,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进行资源配置的优化,如何将各地的资源综合起来,如何形成一套套的产业,整合所有的资源。
干这些玩意儿的第一条就是修路!
没错,相比于其他念经的问题,就中原大地这个大环境,要搞资源整合,要平衡各地的发展,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
孙乾为什么是陈曦之下最强的元老,说白了不就是孙乾从元凤年之前就一直在搞这个,搞到现在他已经是没有办法掀翻的山头了,那是几十万,上百万的青壮组成起来的集团,是涉及到整个国家上百万户的生计,如果算上道路产生的利益,勾连的资源圈,那孙乾本质上就是在推动整个国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