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正常,但是球迷还要细分。比如说,这个球队的球迷,绝大部分都是工薪阶层的。另一个球队的球迷,基本上都是中产阶层。另外一个球队的球迷,可能知识分子多一些,还有的球迷,可能富人多一些。”
“那又怎么样?”
“各个社会阶层的利益有所不同,就可能产生矛盾和冲突。但是流血冲突代价太大,所以就通过各自拥护的球队,作为他们的代理人,在球场上厮杀,发泄自己的情绪和不满,求得心理上的满足。”
“比如英阿马岛战争,英吉利战胜了,阿根廷战败。阿根廷想报仇,但是又打不过英吉利。”
“所以,在世界杯上,阿根廷就通过足球打败英吉利报仇。”
李虎城的思路,就是让下面各个公司成立类似于足球队这样的组织,通过体育比赛,来化解集团出现的派系斗争。
这样做,一是可以分化瓦解隐隐形成的派系。
汽修厂的工人,以绿江人为主。三建的工人,以河东人为主。
我就叫你绿江和河东人比赛,各有各的球队,最好在球场上杀个你死我活才好。
林卫国代表三建的利益,刘冰代表专用车厂的利益,双方的球队是死敌,两个人就成了对手,再想结成派系,就比较难。
对于工人们来说,咱们谁也别看不起谁,你看我不顺眼,我还看你不顺眼呢。
但是打架又不行,不如咱们就球场上见,让各自的球队杀个你死我活。
我河东的球队赢了,就是英雄。你绿江的球队输了,你们绿江人就是狗熊。
这是化解群体和地域矛盾的最为文明的办法,类似于一种代理人战争。
实际上,很多体育比赛,包括世界杯,奥运会,背后都是这种逻辑。
只是外行看热闹,把体育比赛当成单纯的体育活动和娱乐。
内行看门道,从体育比赛当中看的是背后拥趸的较量。
对于李虎城的说法,于丹宁觉得他有点儿故弄玄虚。
“有那么严重么?不就是体育比赛么。不过,你说的分化瓦解,或许还真能起点儿作用。”
“作用大了,比如说吧,集团总部的球队和服装厂的球队比赛,你支持哪一个?”
“我是集团总裁,当然要支持集团球队。”
“凤仙呢?”
“她是服装厂总裁,自然要支持服装厂球队。如果支持集团的球队,她就是服装厂的叛徒。服装厂的人就会瞧不起她。”
“如果集团的球队,总是被服装厂打败,你跟凤仙还会那么好么?”
“这是两回事儿,比赛是比赛,个人交情是个人交情。”
“我就问你还会不会像以前一样亲密无间,无话不说?”
“这个……,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好吧,咱们换一个问法。如果你和凤仙有了矛盾,你是愿意跟她公开翻脸,还是愿意通过球队打败她?”
“我俩怎么会有矛盾?”
怎么就不会有矛盾?集团和下属的公司因为利益不同,产生矛盾不是很正常么。
“我是说如果,假设。正面回答问题。”
“当然愿意通过球队打败她。免得公开撕破脸皮。”
“这不结了。咱们要的就是这个结果,斗而不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