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
这让李化羽怎么接话?顺势说“哪里哪里”?这显得也太装了吧。那说“岂敢岂敢”?这也太没诚意了吧。
愕然半晌,吕书办见火候差不多了,便笑着在圆桌前坐下,也示意李化羽坐下,道:“不瞒壮士,其实今日让大元住在县衙客房,是鄙人的意思。不过,大元会喝醉,的确出乎意料。”
说着,又看了一眼李化羽,笑道:“不过壮士的酒量的确惊人,以鄙人看,汉之樊哙魏之恶来也不过如此了。”
虽然明知这吕书办是想要夸奖自己,活跃气氛,但这个比喻让李化羽很没快感。
汉樊哙是个屠夫,魏恶来是那个被围殴致死的典韦,这两个人物在李化羽看来都是没脑子的莽夫啊,难道自己在吕书办眼里也是这幅形象?
再说了,史书上有记载他们酒量很好吗?
李化羽不知道,但他知道这个吕书办肯定是有求于他。
既然是卖方市场,这就好说了。
曾经的生意人,现在的莽夫李化羽也愿意让吕书办认可他没脑子,这样才好扮猪吃虎嘛,谁不喜欢?!
想到这里,他也大剌剌地坐下,尽量让自己的络腮胡子出境,一副愧不敢当地模样道:“草民当不得书办赞誉,只是徒有一身蛮力罢了。草民的兄弟如此得县尊喜爱,草民也与有荣焉。”
如果赵暄在这里,肯定会批评他:演技太过了。一个农村来的莽夫,哪里会拽文嚼字的?
吕书办却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妥,毕竟家里有个读书人嘛,还是个案首哦,会说这些话也不奇怪。要是没有这个读书人,他吕书办还未必会屈尊绛贵,亲自跑来跟一个傻大个说话呢。
这年头读书人才是万里挑一,会拳脚的大个子可不稀有。
“壮士过谦了!”吕书办说了一句客套,转而道,“壮士怎么称呼?”
李化羽一拍胸脯:“草民叫李化羽,书办尽管称我羽哥儿便是。”
吕书办胸口一滞,还羽哥儿,你也不看看你那一脸络腮胡子,哥儿都是称呼那些二十郎当岁的青少年,你这模样怕是三十都有了吧?真不害臊。
古人对称谓很是谨慎,所以吕书办斟酌了一下,还是没听李化羽的,反而用更文明的称谓:“李郎君去过茶室,可知为何县尊要点大元为案首?”
这个问题就算进入戏肉了。你是去过茶室的,自然也是知道县试这种东西,其实是可以买卖的。但你又没给钱,我们县尊为什么要点你做案首呢?
对于这个问题,李化羽仔细想了想,慢慢开口道:“县尊是看上我家兄弟的才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