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胤天下 > 【第三十一章 井陉川(上)】

【第三十一章 井陉川(上)】(5 / 5)

李胤和杨敬元就走在驼队的中间位置,各自牵着一匹官上指派的驮马,还交了一贯的定钱。

小五就走在他们后面,托架上的小旗上写着“易县”。

他们都是从易县大营出发的,满载了一大堆的后勤辎重。

驮铃阵阵,响彻整个北川道……

虽然已经是六月,但夜里的燕山还是带着寒意,所以他们都随身裹了件御寒气的羊皮袄子。

可能是一大早就从了大半天出汗的缘故,也可能是这羊皮袄子硝制的时候手艺比较糙,只能直筒筒硬扎扎地挂在他们身上,每走一步就会晃动一下,皮袄子早就没了原先的颜色,只是黄糊糊黑黝黝地纠结在一起,形成许多脏兮兮的泥垢,看上去就肮脏的很,似乎还散发着一股股难闻的羊膻味。

不过他们这些揽工汉可不在乎这些,一年多的磨砺也让李胤和杨敬元的脸上根本看不见厌恶的神情,只是牵着那匹归自己管辖的三岁驮马,埋头走路。

其实归他们管的还有四匹马,每匹马上都挂着满托架货物,不过他们几个熟识,所以聚集在一起走,其他驮马就都老老实实地跟在后面。

过了桥之后,道路相对宽阔一些,也没那么多硬扎扎的石子,好些路段还有明显人工打理过的泥土覆盖,走上去软绵绵的,但不陷脚,很是好走。

这段路李胤不是第一回走,当初从瓦房驿给龙脊寨送给养的时候就走过一两回回。

杨敬元更是那种“闭着眼睛都能走个来回”的老把式,他这一年从易县跑易水,再从易水往广良军寨走了至少不下五回,每次回来都是走的井陉川道。

据说有次回来的时候还是涨水季节,顺着井陉河走到北川道上的补给兵站就再也走不动,顺着原路返回从峪口寨回来的话得耽搁六七天,所以他们就冒险从燕山上的子午道走回来的。

“子午道那里能走马了?”小五好奇地问。

他走井陉川也不是一回两回,但从没碰见过涨水季。他们出役,走的是官上指派好的路线,私自不能更改线路。也只有杨敬元这种给陈记做活的商队,才能有这种自由。

子午道他也知道,就在井陉川道东边,翻过东边这座山就是。不过说的轻松,翻过这座山,至少都要两天!

再说了,子午道那里据说最窄处只能走一个人侧着身子过,马匹是别想了,遍地都是棱角分明的石子,人穿着鞋走上去还硌脚,更别说只钉了碎铁掌的马腿了。

此外子午道上还有两三人高的泥浆陷坑,一不注意就会陷下去走不出来。所以那地方虽然也能绕到瓦房驿,时间也比走井陉川要快一半的时间,但却人迹罕至。

杨敬元捏着袄子的边角,不住扇风,馊味冲鼻,他却没有丝毫感觉,边扇边道:“走不了马……路怪坑的……我们那次也是掌柜急需人手回转,所以将驮马暂时寄存在了军寨,先将我们这些人送回去再说。”

听走不了马,小五懒得再问,转个话题:“听说易哥儿就要府试了,这次真能中秀才?”

李胤不回答,杨敬元却咧嘴一笑:“保不准!不过他勤学肯读,没准真能呢!”

他是发自内心的笑。谁家有这样的争气兄弟会不高兴呢?中秀才代表了什么,他这跑遍大半个燕山的人再明白不过。

“那你们的好日子可就来了,我听人说易哥儿可能还会中举人呢……杨叔,你跟易哥儿说说,改天教教我那两个不争气的东西呗?看看能不能沾点才气。”小五嘿笑着。

杨敬元满脸笑意,连连点头:“什么才气不才气的,尽管带过来就是,我让易哥儿指导他们几天。”

他胡吹大气,王易现在每天忙得跟狗一样,哪有时间去教六七岁的稚童?不过他就这性格,什么事先把话说出去再想办法解决,也就是这性格,让他在这驮马队里人气颇高。

当然,这主要也是王易他们尊重他,都管他叫杨叔,连带着,身边的人也都这么尊称他了。

许是说的兴起,杨敬元脱了羊皮袄子,顺手塞在驮马的托架上,只穿着一件半袖的褂子,踮起脚瞅了眼前方,道:“兵站到咧,加把劲,争取下午就走出井陉川。”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