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忧自然不能说我想到别的男人,情急之下,道:“妾身又得一首新词牌,也是那王易郎君所作,但却从未见过这等奇怪的词牌,便扔了回去,也不知是否错过了什么……”
“新词牌?”蔺侠好奇地问,“你可还记得?”
在座的除了裴荣,其他都是读书人,对词牌也是有所涉猎,当下也忍不住好奇,那个能写出《木兰词》的小子,到底还能写出什么新词牌来。
“妾身当然记得。”佑忧将《望海潮》徐徐念出,语气清婉,声音清脆,即使不唱,但也让人听的舒心。
佑忧念到最后一句“归去凤池夸”时,才倏然反应过来,这首词词调特别,意境大气,遣词也是纷繁华丽,但似乎好像在说一个被贬官员想要重返朝堂的心境---以王易的身份,怎么写会写出这首词?
她心里有些忐忑,这首词她本想谱好曲再拿出唱,今日也是情急之下才拿出来应景,但效果似乎并不太好……
果然,在听完整首词后,除了裴荣暂时没有反应外,其他几个人都蹙起了眉头。
每首词各有词背后的意境和韵味,这首《望海潮?东南形胜》是柳永到了杭州,准备用这首词来拍旧知的马屁,更希望旧知帮他向皇帝求情的新创词牌,里面讲的都是杭州在旧知治下的盛况,什么“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无不是对旧知的吹捧。
但还是那个问题,王易的身份怎么能见到“千骑拥高牙”的杭州主官的呢?
《木兰词?人生若只如初见》还可以说王易曾经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但这个《望海潮?东南形胜》可就不一样了。
王易曾说过,在古代不能随便抄袭前人作品,因为这里没有笨蛋,歌以明志,诗以载道,每首歌每首词都对应一种身份,更对应这种身份背后的心境,没有这份心境和历练的人,是无法作出相应作品的,除非抄袭!
在以儒家思想治天下的封建时代,抄袭这种事一般都为人所不齿,如果抄只是为了应试,在座除了主管府学的蔺侠外,其他人不会妄说什么,但抄袭别人的诗词窃为己有,这就是道德问题了。
道德问题是古代为官最重要的问题。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可是孔子说的圣训,谁能否认孔子的话呢?没有人,皇帝都不行。所以在古代的政治倾轧中,最常见的一种手段就是从道德上先否定敌人,然后以道德这个点来否定敌人的一切。
一个道德不行的人,做什么都是错的。
厅内顿时陷入一片诡异的沉寂中……
过了半晌,裴荣才发现气氛不对,这词好不好,总该有人评论一句吧?难道这首词有什么问题?
裴荣虽然读书,但不精于诗词,无法做出评判,可这种沉闷的氛围却不是他今晚宴会应该出现的场景,心里有些不悦,正想说话,忽听外面门子大声喊道:“燕州府魏府台到!”
“燕督,请屏蔽左右,上关防!”
魏府台完全不顾府尊的形象,大步跨进宴会厅后第一句话就是这个。
注1:古代替主人接引宾客和赞礼的人,相当于现代婚礼现场负责暖场的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