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胤天下 > 【第五十九章 备战】

【第五十九章 备战】(2 / 5)

及至下午时分,李来就在醴侯别院将指挥的架构搭了起来,以他和醴侯为燕西村总指挥,吕轻侯做录事参军,以燕山卫府右军的名义开始征召在籍甲士,并以三十五名在籍甲士为基础编选壮丁入伍。

好在胡竭人压根没有回头的打算,一路就奔着易县去了,以至于整整一个下午都没有再次发生战事,也让李来的整编工作得以顺利完成。

燕西村是燕山卫治下的大村,前文说过,按人口是要升乡的,所以燕西村真正能拿得起刀枪且经过训练的壮丁不在少数,两百壮丁的数额只是记录在册的名额,而那些没记录在册的加起来足有七百人。

按照林冲的建议,将这七百人分为两曲,左曲三百人,以在籍甲士充任其中的什长,由林冲亲自率领,右曲三百人,由蔡公权率领,分驻燕西村南北两处,剩余一百人为辅兵,先把破损的围墙修补好,并负责后勤运输。

这个建议很快得到李来和陈醴侯的首肯,并在李来叫来蔡公权后快速落实下去。从瓦房驿跟过来的十名军士包括李化羽和赵暄在内则继续跟在李来身边,充当传令兵和军从卫。同时,醴侯也将自己的封户五十人编成一个队,由陈管事充任队长,暂时护卫别院。

整个下午都在忙碌中度过,到了夜里,风雨更大,陆续还有十几个从其他村逃难过来的人,也都被收容到村里,可惜,从这些逃难者口中得知,村里的在籍甲士都战殁了,没能逃出来。

对此李来也只能深深叹口气,无奈道:“战后若我不死,定会给他们报功!”

虽然李来通过燕州府的军册对军事后勤有了一点了解,但真正操作起来才发现军务如此复杂。单单是一个后勤粮草配比就让他抓破头。

燕西村经过胡竭人一番折腾,粮食当然没全部抢走,可大部分都埋在废墟里,现有的粮食除了要供给两曲人马,还要供给其他老弱妇孺,好不容易在蔡公权的劝说下,洪里正才同意叫洪族长打开洪氏粮仓地窖,从里面抬出十六石粗粮,也仅够这么多人吃两天罢了。

李来有心强夺了洪族长的粮仓地窖,可得知麾下两曲人马里半数都姓洪,这就让他不得不考虑这么做的后果了。

短缺的除了粮食,还有甲胄和武器。

铁甲是没有的,皮甲也只有那些在籍甲士有,其他壮丁大部分是穿着裋褐,因为是夏天,甚至穿着褂子和犊鼻裤,这样防护措施几乎等于没有。对此李来也无法立即变出皮甲,只能让这些壮丁回家把冬天的棉衣翻出来穿上,好歹能抵挡一些伤害。

再说武器,弓箭是绝少的,整个燕西村的在籍甲士里,弓手也只有五个,每人手上有一把燕山卫允许他们保管持有的三石硬弓,算是真正的军用弓箭,另外就是醴侯提供的五把一石半的猎弓,弓手还是醴侯封户里的猎户。毕竟这射箭也不是是个人就能摆弄的技术活,不会射箭的人没准还会把自家人伤了。

有了弓手,箭矢却又发现不足了。

燕山卫只允许在籍甲士配一壶箭二十一支,五人就五壶箭,平时用于训练和对付匪患是足够了,但到了战场上,这点箭很快就会消耗殆尽。更何况早上那场厮杀,已经让他们消耗了一部分,虽说也捡回了一些,但最终每个人手头也只有十七枚箭矢不到。

醴侯那些猎户提供的箭矢是压根就不能上战场的自制竹箭,平常打打猎,射些兔子、獐子之类的还可以,要射身穿皮甲的胡竭骑兵还是洗洗睡吧。当然,他们也有一些私自打制的铁簇箭头的箭矢,用来对付野猪和老虎之类的猛兽,但数量很少,每个人也就五六支左右,且这些自制箭头没有血槽,尖锐程度也不及军用箭头,杀伤力实在有限。

对此醴侯也没办法,还是蔡公权叫村里的王铁匠想办法赶制,调集了两百名老弱妇孺齐动手,总算在夜里赶出了两百枚铁簇箭头的竹箭矢,但这些箭矢就跟那些猎户自制的一样,没有羽梢,射出去的箭老拐弯打飘,射程不够,穿透力也不行,但聊胜于无吧。

如果说箭矢还能临时赶制的话,武器却没有办法了。累死王铁匠,一个晚上也赶不出几把刀来,只能把各家的菜刀、柴刀、水果刀……都收集起来,但尽管这样林冲那个曲依旧只有百十人才有武器,剩下的都只能用竹枪、木棍、长矛御敌。

而且因为手里武器的不同,李来还要亲自过问队伍的编制问题,比如谁为尖,谁为强,谁又为挡,还有,一曲之间该如何配合,弓手该如何站位……诸此种种忙碌到子时,李来都还没时间入睡,甚至连晚饭吃了与否他都没记忆了,只觉身心俱疲,困乏欲死。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