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主动来说亲事的人,还有家里亲人的催促,简直让他们烦不胜烦。
像煤市街缝纫社的骨干苏锦,就成了饱受困扰的典型。
按理说,以他一个洗澡堂子的修脚工,父亲有肾病,妹妹还没长大的家庭状况来论。
应该是属于条件极其困难,没人要的搓堆儿菜范畴才对。
可就因为托了宁卫民的福,找着了能够施展自己所长的平台。
在街道缝纫社当临时工的这两年,苏锦确确实实通过双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由于缝纫技术底子好,又和边建军有同事这一层关系。
在边大妈的刻意关照下,缝纫社最赚钱,要求也最高的活儿,一向都是优先让苏锦来干。
为此,他的收入不但一日比一日高,技术也一日胜过一日。
尤其是当宁卫民拿到了皮尔-卡顿散单的业务之后。
这更是让苏锦非常有幸接触国际市场最先进的版型设计。
以至于他的打版和裁剪技术才会在不知不觉中全面发展,达到了足以出师的地步。
到了今年年底的时候,用他爸爸苏慎针的话来说。
要搁过去,他水平已经满可以出师,自己跑大宅门的了。
无论做男装还是旗袍,他都丢不了苏家的人。
所以如今的苏锦,如果要论收入的话,已经确凿无疑属于京城较高阶层了。
光当临时工那份,他就从最初的五六元钱一天,干到了如今的二十元一天。
那每月如果不休息的话,能有五六百。
更何况去年的十月份,国家还极大范围的调整了企事业单位职工和服务行业职工的工资。
这次连1983年9月30日之前的正式职工,以及远上山下乡插队满五年以上的城镇青年,全都包括在调资范围之内。
这样一来,如果再算上苏锦在洗澡堂子当修脚工的工资,和他爸爸老苏病退的百分之七十工资,又有一百五。
里外里,他们一家人的每月收入,已经能赶上旁人一年的工资了。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们是一家三口在花十二个人的收入啊。
因此如果说1982年的时候苏锦是还了旧债,把家里的生活拉到了正常水平线的话。
那么1983年对于他们家来说就是生活质量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大变化。
三转一响,过猪年的春节之前,就给置办齐全了。
去年5月份的时候,他们买了一台冰箱好存吃食。
到了去年7月份的时候,他们又买了一台洗衣机,用上了燃气灶。
最终到了1984年的元旦,他们为了能从电视上看到春节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