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楚拍打着马臀,率领一支百人骑兵,冲击盾阵,盾不高,战马可越过。
只见,明军盾牌的底下,有个人钻出来,刘瑾嗖地一下,钻入拥挤的鞑靼人群中,左右看了眼。
“殿下说,黄色的旗帜所在,就是中军大营。”
抬头望去,百米开外只有一杆白色大旗,不过大旗在,就有主将。
刘瑾举着长剑,撒开脚丫子冲去,鞑靼人对这个弱小的奴隶,视若无睹。
严格松心急如焚,一刻钟才走了十五步,区区百米的距离,宛如天地鸿沟。
士卒都有些累了,渐渐有人倒下。
抬头望去,青旗就在百米开外,被鞑靼人重重包围。
“严大人?!”刘瑾大喜:“你不是三边总宪吗,怎么也来前线了?”
看了片刻,严恪松才认出来,是东宫的小太监,许久未见了,还是一副坏嗖嗖的样子。
“殿下……威武大将军呢?”
“他命奴婢传军令,让您将大军分成十八股,剿灭鞑子。”
刘瑾凑到严恪松耳边,又说了几句。
严恪松面色徒然大变,太子的兵法倒是不错,若能保下太子,再歼灭鞑靼五万大军……
“步塘回中军大营,传本将命令,大军分为十八股,分散进攻!”
八个黑甲步塘,朝来时的方向,快速跑去。
不多时,张延玉接到严恪松的急令。
下令,升无色五方旗中的黄旗和黑旗,调动中军和后部大军。
塘骑飞奔传令,各部的参将,侯承元、萧宏、康崇让等人,各自率领三千人,冲击鞑靼人。
明军出击,鞑靼人的阵脚大乱。
“大汗,大明的中军和后营大军动了!”斥候前来禀报。
达延汗大为惊奇,中军是明军的主力兵力,看来大明要动真格了。
苍鹰盘旋在高空,看着地上一群蚂蚁打架,等待俯冲吃肉。
十八股兵力,像一把把黑色尖刀,从各个方向,捅入鞑靼大军,切成数股。
此时,牟斌绝望地抬头望向青旗,一旦陷阵,武力再强,也会被鞑靼人围攻至死。
走了十几步,锦衣卫仅剩三人。
此战,可谓伤亡惨重。
一个时辰过去了,太子殿下还活着吗?
朱厚照站在大军中,周围的士卒将他护卫起来。
黄世明和田应贞不停挥刀,人头像蹴鞠,到处滚落。
突然间,压力大减,鞑靼人变得稀薄起来。
应当是中军和后营调动了!
“本宫就知道,吾之勇士刘小强,不是常人可比。”朱厚照沾沾自喜。
黄世明明显能看出来,鞑靼人变得少了。
此战若打赢了……
此时,鞑靼中军。
“大汗,台吉斡齐尔战死!”
巴图孟克捂着胸口,宛如五雷轰顶,双眸涌出泪花。
斡齐尔是他的六儿子,多伦土默特部的首领。
亲卫将韩齐尔的尸体,交给达延汗。
很快,一匹黑色大马驮着人来,亲兵下马急促道:
“大汗,中将官虎刺合,战死!”
“大汗,中将官铁盖什,战死!”
尸体砸落在地上,就像砸在众人心头,士气萎靡不振。
失去了将领的鞑靼人,群龙无首,被明军大举屠杀。
兵败如山倒,坏消息接连传来。
“东南二里发现明军,正朝这里奔袭而来,有两万人。”斥候翻身下马,跪着禀报。
太师巴穆旦慌张:“大汗,该撤兵了,明军用了十一年,才抢回河套,大汗何须急于一时?
若不撤军,明日攻打鞑靼的,就是瓦剌!”
瓦剌雄踞西北,一直想吞并鞑靼,有八万大军。
大明虽然修筑长城。
但西北风沙侵蚀厉害,就算稍微露头的石头,最后也会变成黄土,更何况是高耸的城墙,何足为惧?
达延汗恨意滔天,眼睁睁望着朱厚照:“你敢报上名来?!”
朱厚照清了清嗓子:“本宫是大明太子,朱厚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