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世界仓,他调阅星舰资料库,把前段时间输入的“诛先”系列舰的设计模拟出来。他不需要对每一个零件都研究透彻,太浪费时间,他有省力的办法。
“索引,将这个设计图与山河社稷、造化道途进行对比,完全相同的组件全部去掉,然后将装饰性的东西也去掉,将剩下的高亮显示出来。”
诛先舰,重要的是它能够执行而其他星舰做不到的那部分功能:毁灭世界。经过一番过滤,艾瑞克斯看到了这一功能的核心部分,以此为主线对星舰进行研究。这一部分,不到星舰整体的15%,如果把动力和运维系统去掉,只关注武器系统中新的部分,也就只剩下5%。
从一个小细胞出发,如何毁灭身体?只有引发连锁反应才行。相比于人体,宇宙太过广阔,空间上的距离是一切活动的阻碍,包括毁灭活动。
“嗯……嗯?嗯。”艾瑞克斯根据设计文档分析它的工作原理。毁灭宇宙的武器要克服宇宙的空间大尺度难题,因此一切的基础就在于空间。一个小细胞发起的攻击,要在它的影响结束前,能够积累起足够高的连锁反应,然后才能保持继续扩展的势头。而空间正是艾瑞克斯最熟悉的知识领域,技术积累和工程实践也不缺,因此研究起来并没发现有多少障碍。
一开始,艾瑞克斯觉得整个设备很有道理、非常巧妙。它的根本原理非常直白,剩下的就是想尽各种办法将它实现。能用设计的用设计,能用材料的用材料,怎么取巧怎么来。反正宇宙只需要毁灭一次,这个武器也是一次性的,它不计成本、不考虑量化生产和重复使用,只要一锤子买卖就行。虽然给人一种东拼西凑的感觉,但它总能在理论支持的范围内将各个部件耦合起来。
“这东西试验过吗?”艾瑞克斯挠挠头。
这东西显然没法试验,所以能不能用来真不好说。艾瑞克斯手中有两艘“诛先”系列舰,也就有两套设计图,同样目的的武器居然还存在差异,仿佛是用手工随性敲打出来的。虽说有些特殊材料非常罕见,但那只能对采矿型文明说说,白洞基地加上打印能力,什么材料造不出来?从逻辑上讲,根本没必要为同一套宇宙毁灭理论而设计两个方案,然后造两个不同的东西。
艾瑞克斯突然对这个装备的有效性产生了疑问,便立刻掉回头去,重新审视。这一次,他放下对地球·环盟技术的敬畏,拾起他的时空统一理论,以他对特异点的观察心得为基础,批判性的进行研究。
之前,他用了十三个小时就完成了研究。再来一次,他反而用了整整十三天,然后得出了新的评价:“理论精妙,但可能不总是能用,需要实际做做实验。”
显然不能拿当前的宇宙做实验,但时空球里的高维环境完全可以一用。三维宇宙,放在九维环境里,那就是三个维度用来试验,三个维度用来观察,三个维度用来当做冗余。这样的模拟无法完全还原宇宙的真实情况,但好处是可以进行无数次。
“毁灭吧,赶紧的,到底行不行啊……”
时空球一直在进行维度对撞试验,现在多了一个“在维度对装之前毁灭三维宇宙”的试验项。毁来毁去,艾瑞克斯进行了七万多次试验,里面没有一次能把三维宇宙毁掉的,绝大多数只能进行到7%左右,连锁反应就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