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是税啊……
白图甚至很想宣传宣传:你们不是在吃咸肉,你们是在匡扶汉室!
据世界卫生组织称,人类每天摄入盐分,最佳值为5g。
在现代人、尤其是重口味地区的人看来,十分“清淡”的量。
而且在白图看来,至少在农耕文明中,追求什么最佳值,完全是扯淡——顶着太阳露天耕种的体力劳动者,对“盐”的需求,肯定不会和现代白领一样。
至少在华夏文明的历史上,直到现代社会之前,“盐”一直是供不应求的。
白图在某篇论文上看到过,关于汉代民众的盐分摄取量,各种花哨的计算之后,得到的数据是,春秋时……产盐大户的齐国,人均耗盐接近5g,明清时超标三到四倍。
然而现在白图可以负责任的说,那篇论文的计算方式有很大问题……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其作为理论依据的数据,来自于“耗盐量”。
要知道在没有冰箱的古代,很大一部分盐,都被用来贮藏、也就是腌制食材!
而腌制是有很大损耗的,耗盐量和摄入量有着很大的偏差……
此时江东民众对于“盐”的消耗量,也大抵如此,从十七家盐商的销售渠道来看,每年煮出来的百万石海盐,大概三十万石左右在江东消耗。
总的来说,和春秋时的齐国差不多,毕竟春秋到两汉,制盐工艺也没什么质的飞跃。
而且人家齐国,也是春秋时的产盐大户。
当然,考虑到民间肯定存在私自煮盐的情况,其实江东的人均盐消耗量,比齐国要高一些,但不会太大。
也就是说,哪怕是在江东这个产盐之地,普通百姓的盐分摄取量,也略低于现代人那个“清淡”的健康标准!
吕布刚刚也只是提醒吕玲绮,不要吃得太肥,而没说不要吃得太咸,这也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这样来看,此时的百姓,还是有很大的匡扶汉室的潜力的……
当然,还有一个前提条件是,他们要先富起来,否则也不介意吃得清淡一些!
吃过早饭之后,白图在合肥姬这儿,收到了鲁肃从金陵发来的“邮件”,上面是各地盐引的定价。
其实之前白图和鲁肃,已经在这个问题上讨论过很久,现在只是最终确认而已,毕竟马上民部盐引就将正式面世。
每一“引”可以到盐场换盐五百石,但盐引并不是在盐场出售。
虽然很多文章,将古代的盐形容成堪比黄金,动辄数百倍于米价,但实际上在大部分“正常”时期,盐价远远不会那么高。
而且盐价其实比粮价要稳定得多,粮价在灾年、丰年能轻易差出几十倍,而盐价虚高却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朝廷缺钱了,要么是盐商失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