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甚至陈宫和沙摩柯,在南疆的成功经验,现在还作为先进范例,向亶州、夷州的多山地区,还有扬州南部的百越推广。
陈宫这几年在南疆,摸索出了一套在这种地形复杂、部族林立,很难由统一势力控制的区域,行使“楚化”的流程。
除了独立师之外,陈宫还陆续从楚国“要”来不少开荒军,相比于海外拓荒,其实来南疆,开荒军还要更加心安一些。
每到一地,先原地驻扎一部分军队,接着开荒军走流程的勘测、开发资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矿就挖、有稍微平整些的土地就开垦……
同时独立师继续派斥候出去,一片片土地探查,遇到部族尽量不发生冲突,及时标记回复即可。
接着有部族的地方,就由开荒军的专业人士接触,没有部族活动的地方,直接上勘测人员……
总之是务求纵横百里为单位,再怎么贫瘠、恶劣的土地,都要找出“盈利”之处,哪怕毒泉恶水之所在,也要分析出毒泉的成分!
对于楚国来说,“毒泉”虽然毒,但是……有些只是不能喝,可都是宝贝。
实在做不到、无论怎么核算资源,现有条件也无法活人的情况下,才能圈定“无人区”,同时需要确保,“无人区”周围必须被“开发区”包围。
“开发区”尽情开发,为了资源进出,自然也要尽量修路——亏本不要紧,有楚国补贴。
陈宫的思路很明确,一是利用楚国的生产力优势,令同样的土地,能够“抚养”更多的楚军,甚至扭亏为盈。
哪怕是一样的渔猎、耕作,楚国的工具优势、理论优势也是明显的,而且在开荒阶段还有集团作业的优势。
而且还有许多资源,对于楚国来说是宝藏,对于南中各部族来说,却是无用之物、甚至拖累。
至于遇到的部族,初步的接触后,大体分为两类——一是愿意与楚国合作,一同开发南疆的,二是不愿意合作,但是愿意共存交易的……
开荒军面对前者,自然是精诚合作,面对后者的时候,也很欢迎,并且会主动划分并不欺负人的“边界”。
不愿意共存、侵犯边界,妄图将南中百族的利益,作为自己野心的踏脚石的部族?
要么是原地被剿灭,要么是被迫北迁、北迁、再北迁……
至于那部分并不愿意与楚国牵扯太深,却还愿意、或者说只能接受共存的,往往没多久就会发现,周围的区域、原本熟悉的“邻居”,各方面收获开始远远多于自己,更重要的是,付出相同的人力,收获却远远多于自己,而且还开放交易……
这部分部族,往往随着时间,要么转化为合作,要么……北迁、北迁、再北迁……
楚国的确付出了高昂的补贴,很少有真正盈利的开发区,不过路修了起来、城市雏形建了起来,人……聚了起来。
一些现在还利用不上的无人区,也都确保被开发区围着,自然也就意味着没有什么“桃花源”,一切都渐渐在控制之下!
而且作为长久投资来看的话,等到虽然受制于地理条件,狭窄崎岖,但至少能走独轮车、小推车的小路修到普及,南中完全能够扭亏为盈。
现在开发南中,也比后世、甚至比唐宋时都要容易得多——人少,对生活资源的需要,也就同样不高。
允许开荒军,在一定程度上,以渔猎为生存基础的情况下,军费投入其实是降了下来的……
现在陈宫摸索出的这一套组合拳,也渐渐在扬州南部的百越,甚至是海外推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