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府兵名下一愣,不觉明历的道:“这个名字好,竟然还有诗。果然不愧是能当国公的人,起名字都比俺们粗人厉害许多。”
少年明显也一愣,呆呆反问道:“你们觉得他那算是诗?”
只见府兵们齐齐点头,道:“是!”
少年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陷入浓浓的自我质疑中。
足足好半天后,他方才兴致索然的道:“算了算了,咱们不说这个了。此事本就属于我的打岔,这个话题没有讨论的必要性。总之你们记住,那些国公起的名字纯粹就是瞎胡闹,无论大唐陛下还是我家师尊,当时全都黑着一张脸……最终我师尊决定,大袄的名字暂时搁置,他把任务下发给我们这些战地小记者,让我们深入士卒之间采纳建议,如果发现了十分贴切的名字,立马把名字记录起来传回幽州去。”
少年说到这里停了一停,目光看向赵老四等人,又道:“而我十分幸运,从你们口中听到了军大衣这个名字,它很贴切,也很朴实,我有十成的把握,师尊他们会喜欢这个名字……恭喜赵四哥哟,你说不定会被我家师尊召见呢。”
赵老四呆呆发愣,下意识抓了抓脑门。
却见少年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重新将手里的小本本举了举,示意道:“赵四哥,你接着说呗,关于你们的从军经历,我的小册子上面才写了一半呢。接下来又发生了那些事,我需要全都记在本子上……”
“接下来又发生了哪些事?”
赵老四顿时又陷入回忆。
……
“那天俺们吃的那顿大锅炖肉,也是被人用十几辆大车拉来的。但是俺听程十七将军跟他们交涉,似乎这一次的大锅炖肉不需要掏钱。”
“当时俺心里还很纳闷,怎么竟然连三文钱也不需要花了?很快俺就知道这是为啥了,原来那些人的主要心思不在炖肉上,或者说,他们看不上炖肉的那点钱。”
“那是一个满脸和气的老人家,他将一件厚厚的大袄披在了俺身上,然后,他竟然学着俺一样蹲在了地上。”
“他的语气真是温和啊,让俺想起了村中的九爷爷,他笑呵呵的问俺,小兄弟是哪里人啊?刚才的大锅炖肉香不香?家里几口人啊?小孩生了几个啊?”
“一连串的问题,就像是唠家常一样,俺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些拘谨,渐渐的就放开了和他聊天。而那位老人家见到俺不再畏缩之后,顿时脸上显出一种像是打消某种顾虑的表情。”
“他声音变的更温厚,笑呵呵的拍着俺肩膀,他对俺说:小兄弟啊,咱俩现在是忘年交了,那么咱俩接下来的谈话,肯定不存在任何的压迫和诱导,对不对?”
“俺当时不懂他是啥意思,只能傻乎乎的点头表示答应。”
“老人家更加满意,忽然伸手指了指披在俺身上的大袄,他的问题变得很奇怪,他的表情变得很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