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大了,要出来吹吹风,朕觉着你们也该为他开个路……
李勣微微一笑,“太子纯孝聪慧,老夫就不多言了。”
……
重臣们大多语焉不详,都不想掺和太子的事儿。
“都是一群老狐狸。”
李治冷笑道:“朕就知晓他们会如此。”
武媚笑道:“陛下,五郎也才十一岁,太早了些。”
李治看了她一眼,眸色晦暗,“帝位传承从不简单。五郎十一岁,可不少人十一岁之前就成了帝王。
朕的身子如今在好转,可终究病根在……
孙思邈私下和朕说过,这个病正如贾平安所言无法断根,唯有保养。若是某日剧烈发作……大唐国祚交给谁?那时候可不管五郎多大……”
武媚显然是想到长孙无忌,“陛下当初刚登基时,下有权臣,外有强敌,堪称是内忧外患……”
“朕耗费了十余年才稳住了局势,所以……五郎不能耽误了。”
他坦率的道:“当初若是朕早些被立为太子,早些学了政事,也不至于被长孙无忌等人攫取了权力。”
武媚点头,“若是早些学了,就能心中有数。”
李治淡淡的道:“生在帝王家,那就身不由己。天家……无少年!”
武媚笑道:“问问先生吧?”
这个主意倒是不错。
于是内侍们再度出发。
晚些答案汇总。
“说是让太子接见州县官员……咨询各处情况。”
武媚冷笑道:“愚蠢。”
这是皇帝的职责,太子这般做就是逾越了。
“还有人说,让殿下出外巡查。”
李治有些无奈。
“太子乃国本,岂可长期在外?”武媚讥诮的道:“这些先生要么迂腐不堪,要么不知轻重,教授些儒学也就罢了,参与国事害人害己。”
邵鹏欲言又止。
“说。”武媚淡淡道。
“皇后,贾郡公也是太子的先生。”
武媚看了他一眼,“如此你去问问。”
邵鹏不知这一眼是好是坏,心中忐忑的去寻了贾平安。
“贾郡公?说是回家修书。”
兵部的回答很官方。
任雅相甚至不带一点情绪波动。
可怜的老任。
被小贾祸害的不轻。
邵鹏一路追赶,在半路追上了贾平安。
“太子的阅历少了些,陛下问问你等有何法子?”
这个……
大外甥的阅历是不足。
要想解决此事……
“这个比较麻烦,重臣们都不敢掺和。”
邵鹏觉得皇帝就是在试探人心。
“没什么不敢掺和的,心中无私,自然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