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出笔来,在奏章上画了画,放在了一旁,至于做了什么安排,这点李元瑷跟许敬宗是无权知道的。
许敬宗接着道:“此次陛下东征回归,带回了新罗、百济诸多留学生,北地、西域国亦有心效仿,希望朝廷能够多开放名额。”
李治这回没有开口询问,而是望向了李元瑷。
这一下李元瑷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想了又想,经过了一番思量,才道:“我觉得可以多开放名额,不只是增加,而是无限额。”
李治、许敬宗皆讶然的看着李元瑷。
李元瑷解释道:“这个可以不用急,慢慢来。现在有一种很尴尬的情况,我们需要向周边输送文化,让我们大唐王朝的影响力遍布开来。同时,又有一种情况。我们的文化会导致他们的民族国家因此而强盛,甚至有可能威胁到我们。”
“这是一个很矛盾的情况。但我以为文化的流传是避免不了的,与其固步自封,不如大方一点,打开方便之门,让世界围着我们大唐来转。”
“现在我们限制名额,来我大唐学习的都是那些王子、**,非富即贵。他们的根基是在故国,对于自己的国家有着一定的热爱。这些人他们学成以后肯定是会回国的,教会了他们,对我们并没多少利处。”
“假若我们开放这个名额,吸取的就不只是那些**,还有一些不得宠的名门之后,没有什么发展前途的贵族乃至于富豪商人!”
“然后我们要做的不是将他们教会,而是要通过各种优异的条件政策,将他们留下来,成为我们大唐的一份子。”
“朝廷可以给出优异的条件,允许成绩好的当官,让想要在我朝生活的人移民,将他们的家财往我大唐送。”
“我们可以营造一个环境,一个我大唐的一切都很美好的环境。让那些留学生们来了就不想走,来了就觉得我们大唐的是多么的繁荣昌盛,空气是多么的清新香甜……”
他说的都有些肉麻,说不下去了,咳了咳说道:“但必须要有一个前提,我们要注意自己的招牌,国子监不收蛀虫,能入学的必须是人才,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都不能破例。对于那些真正的奇才,还可以给予免除学费的奖励,要让全世界人都知道大唐国子监是天下英杰的汇聚之地,是世界最好的学府,欢迎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才学习、任教,将国子监打造成一个为我大唐吸引世界英才的学府。”
李治、许敬宗都听傻眼了。
李治最先反应过来,说道:“真正的大才,来得容易。能否回去,就得看我们了。”
李元瑷竖起了大拇指,接着道:“只是此事任重道远,不是一蹴而就,得一步步慢慢来。”
许敬宗反应过来,问道:“可这样一来,那些他国派来的王孙贵族怎么办?我大唐将他们拒之门外,只怕会影响两国关系。”
“这个简单!”李元瑷轻描淡写的说道:“我们还可以重开一所大学,学校的宗旨,崇尚快乐教学。只要有关系有钱,皆能入内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