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素叹了口气,说道,“行了,以后也别叫素团了,我现在已经不是京剧团的团长了!”
裴琰之嘻嘻一笑,说道,“素团客气了,就算您不是团长了,也是大家伙心中永远的素团!”
李正素闻言也是掩口一笑,笑骂道,“小滑头,一点都不像马派的君子,行了,好好准备准备吧!”
裴琰之看着李正素的背影,心中也是有些激动。
《龙凤阁》,这出戏说出来,可能有些资深的戏迷都可能不知道是哪一出戏,但是一说这出戏的三个折子戏,估计就算是没看过的人,也听说过。
《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俗称大探二,《龙凤阁》就是由这三出戏组成。
说的是,讲述的是明穆宗朱载垕死后,太子年幼,李艳妃垂帘听政。太师李良、利用太子年幼、欲夺大权。定国公徐延昭、兵部侍郎杨波极力反对,并与皇娘李艳纪发生争执。杨波调来军队保住皇陵,并第二次进宫,说服皇娘李艳纪,李艳纪也已识破了李良的阴谋,并恳请徐、杨保护大明的江山。
这出戏的主角就是正旦李艳妃,须生兵部侍郎杨波,花脸定国公徐延昭,这是三位主角,听得就是这三位的唱工戏。
李正素刚才说的马派很少唱这出戏,所以问裴琰之能不能应下来,裴琰之也是点头应允,
当年马联良大师肯定是唱过《龙凤阁》的,但是并没有留下任何的资料,由于马派的风格,跟这出戏也算是格格不入,所以马派的传人也很少去动这出戏。
不过,裴琰之则是雄心勃勃的,想要尝试一下,这出连马联良大师都不愿意唱的戏,到底能有多难。
这出戏是纯粹的唱工戏,也就是说,基本就是站在那里,纯粹的唱,没有太多的身上和做派,纯粹靠唱工。
裴琰之对于这出戏其实也不陌生,不过当初唱的时候,他应的是李艳妃这个正旦的角色,对于其他两个角色的戏也都清楚,这出戏最难的应该就是李艳妃这个正旦了,唱工一定要好,彩头都在她的身上,当年民国时期,裴晏之的双庆班也曾经唱过这出戏,非常的卖座。
其实对于裴琰之来说,他应该不算是马派的真正传人,他的老生的本事全都来自于系统,所以他的身上并没有马派的那种特有的风格,可以说是戏路很宽,兵部侍郎杨波这个角色,裴琰之应下来,没有任何的问题。
假期过得真快,正月十五很快的就到了。
期间裴琰之还去录制了一次《京剧美少年》,他团队中的两位演员,分别演出了国乐版的《甘露寺》的选段“劝千岁杀字休出口”和电音版的《穆桂英挂帅》的选段“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
《甘露寺》这一段悠悠扬扬,因为那个演员是严派的传人,所以裴琰之根据严派的唱腔风格,使用了古筝,横笛,箜篌等国乐,谱出了一曲新式《甘露寺》,让台下的观众听得也是非常的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