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和猴子在一起相处得很好,聊起各种事情也很开心,这位年纪只比宝玉大一岁的少年是仓颉的亲侄子,尚未得指引迈入初境修炼,但已经学会了几百个“字”,甚至可以用这些字记录描述世间的很多事物了。
这便是仓颉将猴子带在身边的目的,猴子能学得会,世上众人便也有可能学会。侯冈很羡慕宝玉小小年纪便能有如此修为,而宝玉也非常佩服侯冈
(本章未完,请翻页)
。
这三个月的行游,对于宝玉而言收获颇丰,他不仅看见了历代前人的遗刻和山野中的天然痕迹,而且恍然也看见了天地间万事万物的纹理。元神世界无形间舒展得越来越广阔、越来越清晰,这等于他的修为法力也在增长,突破了原有的极限,如是三番。
猴子在学习,宝玉既在学习也在修炼,他自己也没有刻意关心如今修为是几境几转。其实连仓颉都暗暗震惊,这孩子在跟随他的三个多月中,四境修为连破三转,虽尚未达到九转圆满之境,但是也快了,至少亦有四境八转之功。
仓颉当然知道在自己有意无意的指引下,这番行游中观天地万物之纹,只要宝玉能入境,确实有助于修炼精进。但这孩子的精进与领悟超出了他的预料,也没见宝玉服什么神丹饵药啊,就凭那些蛟马肉,恐怕也没有这么大助益修行的灵效吧?
三个月后,仓颉问了宝玉一番话:“小先生,我们已经走遍了这处畋猎园林,你学到了什么?”
宝玉行礼道:“跟随先生左右,获益太多了,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仓颉笑道:“就说你感触最深的。”
宝玉答道:“应是那夜与先生一起喝酒时所画下的那个‘道’字,跟随先生这三个月,我的感触是越来越深。先生为言造字,可以为文传世,天地万物由无名而有名。可是万物又从何而来,又为何如我眼前所见?我略有所悟却仍是说不清、道不明。”
仓颉点了点头道:“既如此,那你就继续去找寻吧。……此地已不必再停留,我将到别处看看,小先生是否仍与我同行?”
宝玉问道:“先生想去哪里?”
仓颉:“你曾说过。蛮荒各部族的寨墙和周围的岩石上,留有很多先人的遗刻岩画,我便去蛮荒看看。听说相室国边缘的蛮荒深山中,如今新封建了山水城,其城主若山也是个很有意思的人。我打算去山水城。”
宝玉行礼道:“先生去山水城,而我还要去别处,很遗憾不能随行了。”
仓颉:“我差点忘了,你只是偶然路过公山村,应该是正在赶路。真不好意思让你陪着我在山野中乱逛,倒是耽误了你三个月的行程。”
宝玉赶紧说道:“话怎能这样说。与先生同行的这三个月,便是我的行程,也是我的修炼。先生为我之师,也为后世万民之师!”
……
宝玉终于辞别仓颉而去,此时已是夏天,山野中繁花已落。不少树木上结出了深红色的圆果,摘一个尝尝,酸甜可口,这果子也被人称为“李”。而宝玉在这世间第一次画出了那个“李”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