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才出现了以空间换时间,尽量拖长对方的补给线,这种战略思想。”
“原来这才叫做真正的战争。”
“真正的战略大师,真正的战争天才,他从一开始就要锁定胜利。”
“从而真正的主宰整个战争的走向。”
这些学生们很多都是军事迷,毕竟人在年轻的时候,哪个不是热血当头?
他们也都研究过很多国内外著名的战争,结果发现,在那些旷日持久的大战中,其实主要针对的还是后方。
他们以前对于有些人的战略思想不太了解,心想着为什么不能去拼一把呢?
可陈通用资源的角度以阐释战争,他们瞬间就明白了,那些战略大师其实就是在攻击敌人的后方,斩断敌人生产资源的能力。
这才能够真正的获得战争的胜利。
一时的胜利不算什么,让敌人全面崩溃那才可怕。
随着大家议论越来越多,讨论也越来越充分,史忆的脸色就越来越难看,他感觉别人看待他的目光越来越怜悯。
陈通哈哈大笑,这就叫做理不辩不明。
人都不是傻子,当你的理论和观点能够解决现实问题时,那必然会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肯定。
陈通补充道:
“说实在的,韩信的军事能力和刘邦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韩信的功劳也没有吹的那么大。”
“在汉初的时候,所有的汉朝名臣都对功劳有了一个准确的定义,那就是萧何才是那个功劳最大的人!”
“为什么呢?”
“因为萧何就是在帮助刘邦管理后方的。”
“前方战争所有用到的一切资源,粮食,军士,衣物,药品,那都是萧何给你提供的。”
“刘邦没有韩信可以,就算没有韩信,刘邦还有曹参,刘邦还有韩王信,代王张耳,梁王彭越,九江王英布,还有周勃,灌婴,王陵,樊哙。”
“还有纵横大家郦食其。”
“哪一个不是当世英杰?”
“这些人加在一起还不如一个韩信吗?”
“少了韩信,刘邦就会死吗?”
“那你把刘邦集团想的也太简单了。”
“刘邦失去这里面的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对刘邦产生多大的影响。”
“但唯独萧何不同。”
“萧何,那可是经营着刘邦的大后方。”
“所以刘邦才说,萧何是汉初的第一功臣,这从整个汉王朝的建立过程中来说,那是绝对没错的!”
“而刘邦的作用那就更大了。”
“刘邦和张良才是整个战略思想的提出者,是他们两个制定了汉朝真正的战略框架。”
“后人总是说韩信如何如何,这完全就是无视了古代对于军功的分配!”
“古代人那可是把后方的功劳也会算到军功里面,只有一些不懂战争的人,才会完全无视后方。”
“这就是真正的外行!”
………………
聊天群中,汉武帝非常认同陈通的观点。
虽远必诛(千古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