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陈通轻轻的弹了弹手指,道:
“史忆,到现在你还不明白吗?”
“你用你类似于白痴一样的智商,去揣摩韩信的行为,那是对韩信的侮辱啊!”
“韩信为什么一见面就跟陈豨谈造反的事呢?那是因为韩信就知道陈豨要造反!”
“韩信当时是什么身份呢?”
“他是因为被刘邦怀疑造反,然后直接被削掉了王爵,变成了淮阴侯,被刘邦圈禁在了长安城。”
“韩信这个时候他就是一个造反的嫌疑犯!”
“而陈豨是手握重兵的边境大将,而且还是代国的丞相,陈豨这个时候不应该跟韩信保持距离吗?”
“你稍微长点脑子就知道,一个手握重兵的边境大臣,他就应该离韩信这种造反的嫌疑犯远一点。”
“就算两个人要说话要见面,最好是在公开场合,最好是在人多的时候,这样才不会让人怀疑。”
“陈豨单独去见韩信,他就不怕别人说他勾结韩信吗?”
“所以此刻的陈豨单独去见韩信,韩信就知道陈豨是由想法了。”
“所以韩信开门见山的谈造反,不能够说明韩信的智商低,只能说明韩信的智商很高,一眼就发现陈豨有问题。”
“就算陈豨没问题,韩信跟陈豨谈了造反,陈豨敢告发韩信吗?”
“陈豨如果敢告发韩信要拉他一起造反,那刘邦得要把他们两个都怀疑上!
“说你陈豨没事单独找韩信干什么?韩信是个什么情况,你心里没点逼数吗?”
“所以韩信的行为很正常,不管陈豨有没有心思造反,韩信在两个人私下的时候谈这个事情,陈豨都不敢告发韩信。”
“所以韩信可以肆无忌惮的撺掇陈豨造反,这就是古代官场的生存法则。”
“因为陈豨如果他告发了韩信,他也脱不了干系。”
“古代又不是现在,你还有一个录音笔,知道两个人谈的是什么,这种没有证据的捕风捉影,才是最可怕的!”
“韩信那是光脚不怕穿鞋的。”
“懂?”
………………
聊天群中,崇祯长大了嘴巴,这里面可满满都是智慧呀。
自挂东南枝: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陈豨身为手握重兵的大将,他身为刘邦的心腹,他就不应该单独去见韩信,他去见韩信,本来就不正常。”
“哪个手握重兵的边境大臣,没事去见一个造反嫌疑犯呢?”
“这不是嫌自己命长吗?”
“要是我的话,我肯定是要怀疑陈豨的,不管他跟韩信谈了什么,我绝对要查他!”
………………
朱棣嘴角抽了抽,你这疑心病挺重啊!
刘邦都没有你这么疑心,起码刘邦这个时候还没有怀疑陈豨。
不过陈通说的太对了。
诛你十族(盛世雄主):
“古代君王对于造反那可是高度敏感,尤其是有能力造反的人,像这种手握重兵的人,他的一言一行都要谨慎。”
“像李靖这种人,自黑都来不及,怎么可能亡有过造反前科的人跟前凑呢?这不是找死吗?”
“什么事该干,什么事不该干,这些手握重兵的大臣,他心里就应该有个谱。”
“这陈豨回京述职期间,突然私下单独去见韩信,本身就不正常!”
“韩信跟陈豨去谈造反,这完全符合韩信的智商,因为他也发现了陈豨的不对劲。”
“王莽,你这下傻了吧!”
“你用这个证明韩信的智商不行,然后反过来说明刘邦修改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