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和气魄,岳关都会塑造出来。
秋风扫落叶般的强大,岳关也会表现出来。
而嬴政的不完美,岳关同样会表现出来。
嬴政因噎废食,下令将秦国的门客全都驱逐,而李斯进谏《谏逐客书》,条理清晰的陈述了这样做的危害。
行事一向霸道的嬴政在认真看完李斯的《谏逐客书》之后,马上撤回了自己下的逐客令。
朝令夕改,打自己脸,但知错就改,这是嬴政。
他不是完人。
但他有虚心纳谏的胸怀和反躬自省的气度。
这也是李斯的能力显示。
祖龙出世,李斯相之。
嬴政的左膀右臂,当然也不是完人,但又怎么可能是很多人口中那个只知道阴谋陷害韩非子的人。
至于嬴政灭楚,在王翦和立信当中选择相信了李信,当然是嬴政本人的失误。
《大秦赋》硬要帮嬴政洗,让王翦主动承担责任。
有必要吗?
人都会犯错。
有些事情是不用洗的,因为越洗越黑。
据实拍摄,尊重观众,并不会影响嬴政的形象和观众对他的评价。
拍到这里的时候,其实丁白特意找过岳关。
“岳关,这一段真的不美化一下嬴政?”
岳关摇头:“没必要,历史书上都讲过的故事,非要强行洗白,等于侮辱观众智商。丁导,我们都看不上原来剧本里写的那些东西,所以就别玩他们那一套了。”
“听你的。”丁白从善如流,然后给岳关竖了一根大拇指:“岳关,你是真的大气。”
“我其实做的都是应该做的,不是我做的太好,只能说我们这个圈子的其他从业者做的太不够,让我这个根据史实拍摄的人反而成了另类。”
李信攻楚,是秦灭六国期间少有的败仗之一。
而这个错误,是李信犯的,也是嬴政犯的。
嬴政得到李信战败的消息之后当然应该恼怒,但是他不会蠢到去怪罪王翦,因为是他放弃了王翦选择了李信当主将。
如果连这件事情都不承认,嬴政也不配被称之为千古一帝。
历史上嬴政就是反思了自己的问题,然后亲赴王翦的老家给王翦登门道歉,再次拜请王翦为帅,统领六十万大军灭楚,最终毕其功于一役。
秦灭六国的进程中,并非一帆风顺。
嬴政也并非在每一次的选择中都选择正确。
但秦最终还是灭了六国。
因为秦王虽不是完人,却依旧是那个时代最闪亮的星。
《大秦帝国之一统》拍摄到四分之三的时候,整个剧组的人全都已经对岳关顶礼膜拜了。
之前他们也能意识到岳关很牛逼。
但是岳关最开始演出了嬴政的孤独。
后来演出了嬴政的权谋和霸道。
再然后岳关演出了嬴政的虚心纳谏和反躬自省。
灭六国之后,嬴政登基称帝。
当岳关一身黑色龙袍,接受众臣的顶礼膜拜之时,岳关身上绽放的浓郁帝王之气,让剧组的工作人员都有一种下跪的冲动。
拍到这里,丁白就已经意识到,这部戏成了。
岳关塑造的多面秦皇,已经立住了。
后面四分之一,岳关还要演出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的前瞻性和伟大。
后世百代皆行秦法。
书同文,车同轨。
被后世儒生们抨击了千年的一个所谓暴君。
却依旧不能掩盖他的伟大。
千古以来,唯此一人。
而岳关要做的,就是要演出嬴政为何有这样的地位。
很多人在史书上翻开的轻轻一页,就是很多英雄人物波澜壮阔的一生。
既有机会将其演绎出来,岳关自然不能辜负这等机会。
毕竟,英雄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