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楚臣 > 第七百七十章 金陵诡局

第七百七十章 金陵诡局(4 / 5)

李知诰、田城都摇了摇头,表示王辙派人暗中去游说徐晋、赵明廷的想法是好的,但这种可能性不高。

在他们看来,即便要派人跟徐晋、赵明廷接触,可以着坐镇豫西的韩元齐、赵无忌直接派出信使,但不宜暴露这些年一直潜伏在宋州的高级密谍。

“现在是不是有必要着第二中央行营军,从晋城南部往南收缩?”李知诰问道。

目前高绍、杨钦、林海峥三人在淮南省坐镇,虽然他们已经充分提高戒备,但并不能改变淮南省驻兵仅有三万、即便紧急扩充兵备也仅有五万人马可用的事实。

韩元齐、赵无忌在豫西掌握的兵马要多一些,但豫西南面要守邓州府、郧阳府、均州府,东面要抵挡东梁军朱让、梁任所部以及徐明珍的寿州军,必要时也只能抽调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万多兵马去增援淮南省。

然而这时候倘若要韩东虎第二中央行营军做好随时南下增援淮南的准备,就必然要放缓对晋城的攻势,直接影响到对晋南的战事安排。

说白了,这也是大梁居天下之中、四面临敌的天然劣势所在。

倘若他们现在就直接将数万精锐南调,是能迫使杨元演、杨致堂放弃他们的冒险行为,但北面的蒙军也将因此喘息的机会不说,形势拖下去,东梁军、蜀军都有可能出现反覆。

韩谦沉吟片晌:“你们看,是否可以将林海峥调任河南经略副使、河南行营军都统制,由赵无忌到淮南任经略副使、淮南行营军都统制,同时将曹霸、李碛两部精锐与滁州驻军进行换防……”

“会不会太冒险了?”李知诰禁不住担忧的问道。

近六七年来,大梁战事主要集中在北线,即便是兵马规模相当,北线兵马无论是将卒身体素质、操训、作战经验乃至装备程度,都要优于南线兵马。

用赵无忌与林海峥对调,同时将最为精锐曹霸、李碛两旅步骑与涂州守军进行对调,滁州守军的战斗力是将提升很多,但淮南东线步兵、骑兵、水军经过加强后,再加上驻于滁州南部的一个预备役旅,总兵力也仅一万七八千人左右。

而在滁州的东面,杨元演率三万兵马驻扎于楚州、寿王府在扬州有一万驻军,而滁州的东北侧,隔洪泽浦则是司马氏的徐泗军,可动员的兵马规模更是高达六万余人。

大梁近几年虽然全力发展河洛、邓均等地的匠坊工造,年中之后又往雍、岐等地调派大批工师,雍州学院也着手筹建起来,但淮南依旧是大梁的工造重镇。

其中,滁州府西面的五尖山,煤铁产量就占到大梁整个煤铁开采、冶炼规模的逾三分之一;东湖、寿春的造船场,占到大梁造船业的七成;东湖、巢州两府的纺织业,占到大梁的一半……

从常规来说,即便半途放弃对晋南的作战计划,也应先确保淮南一线万无一失,甚至都要尽可能保证将敌军拦阻在外围,不能令其有机会进入淮南纵深之地大肆破坏。

“要是担心太冒险,那就让卢泽率御卫军第一、第二都骑兵再携一百架簧臂战车弩,暂归淮南行营军节制,以重点加强滁州一线的防务。除此之外,不能往南线增援更多的兵马了。以杨致堂的胆子,我要是往淮南调派太多的精锐,他恐怕又要缩回去了……”韩谦伸着懒腰说道。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