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新顺1730 > 第八五八章 备战(一)

第八五八章 备战(一)(2 / 4)

杜锋转述刘钰的话,是说,如果杜普莱克斯凭借自己的、印度人的、不依靠法国政权的力量,假设成功了,做了印度王,那么他会把印度的税收,全都运回法国,进入法国国库吗

当然不能。

因为他如果成功,那么他依靠的本土力量不会允许他把钱都送给法国国库,因为他如果不依靠法国还能成功的前提必然是印度化、且依靠本土力量。

即便他想,他也做不到,跟着他“打天下”的人也不允许他做。

况且,法国的海军不能战胜英国,就算杜普莱克斯海外有孤忠,凭什么保持对印度的控制

大顺要是没有海军,又没有大运河,南北方之间尚且难说,况于这么远的地方

所以,法国在印度必然失败。

而杜普莱克斯或许能赢,但他假如赢了,并不代表波旁法国赢了,因为他赢了他就必然不是波旁臣子了。

这只是笼罩在杜普莱克斯眼前的一层淡淡的薄雾。

淡淡薄雾,他内心也能隐约想到这个问题,只是一时间无法总结为想法。

杜锋转述的那番话,就像是一层清风,吹散了这层薄雾,若醍醐灌顶,念头通明。

本身,他来这里,也不只是为了找杜锋喝酒,诉说自己的怨气和郁闷。

喝酒、哀怨,他大可以找别人。

他来找杜锋的原因,就是希望能够把大顺拉入场。

不是说他对大顺无比信任。

而是只有把大顺拉入场,才能维系可能的和平。

所以他不得不相信大顺,而不是他对大顺本身就信任就像是一个溺水的人,看到一根稻草,他不得不相信稻草会创造奇迹,因为这是唯一的可能。

杜普莱克斯认为马超尔特的想法,纯粹扯淡,怎么可以相信在印度的退让,会让英国保持对法和平

但是,现实已经无法改变,他没有杜锋说的“此乱命也、不奉诏”的实力,所以他只能接受这个现实。

在“退让会让英国保持和平”这个不可更改的法兰西战略之下,他临走之前来锡兰的高浪埠找杜锋,就是传达一种信号。

希望让英国人看在大顺的威胁下,保持这种平衡。或者说,让英国认为中法之间达成了某种协定。

甚至,让大顺做调停者,让英法之间遵守条约。

杜普莱克斯这样选择的原因,是出于他自己的骄傲。

骄傲的他,认为马超尔特是蠢货、更认为来接替他的戈登是个废物。

甚至骄傲地认为,自己离开印度,印度的事情必然糜烂。戈登那个废物,会被英国人打爆。

如果他不这么骄傲,或者说不这么自信,那么他最多也就觉得自己的个人实现不可能了,法国的扩张依旧会在戈登的带领下保持印度的优势。

但,其实混到这个地位的人,哪个人不觉得自己很牛、很厉害,缺了自己地球就不转了

杜普莱克斯只是在接受了诏书之后,简短地与戈登进行了一些交流,就确定法国朝廷简直是脑子抽了,找了个根本不了解印度、不了解现实、读书读傻了的人来接替自己。

这个继任者,压根儿不可能在印度获得优势。甚至用中国的那个纸上谈兵的成语,都不配,这个人连纸上谈兵的能力都没有。

所以在这种现实下,杜普莱克斯不得不为自己离开印度之前做最后一件事。

杜锋转述的那番话,让杜普莱克斯不得不在“印度征服者”和“忠诚的法兰西人”这两个身份之间,做出选择。

印度征服者,意味着,要和印度人作战、与英国人作战、与荷兰人作战、与马拉塔人作战、与阿富汗人作战、与中国人作战、与葡萄牙人作战。

尽在咫尺的锡兰汉人和归义军,是他的潜在敌人,他不会引狼入室、驱虎吞狼。

忠诚的法兰西人,意味着,他即便离开印度,也要为法兰西的敌人留下一个障碍。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