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面,就不得不提到能结结实实地扣在大顺身上的几个大黑锅了。
而且,这个大黑锅如此巨大,以至于除了大顺之外,别人还真背不起来。
这个大黑锅的问题,就不能从那些抽象的热爱、情操、情怀、爱国热情等方面来说了,只能从物质基础下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问题上来理解了。
在富兰克林这一次来伦敦解决宾夕法尼亚州到底是“国有土地”还是“私有土地”问题之前。
也就是杜普莱克斯被从印度调回巴黎之后,英法已经在北美开战了。
而在开战之初,富兰克林等人,在纽约州,举办了“奥尔巴尼会议”。
参会的,是各个州的代表,以及六族的易洛魁印第安人代表,开会的目的,其实就很简单祖国现在正在和法国开战,我们必须团结起来,为祖国而战。
富兰克林主张建立一个各州的联盟,从而变成一个政治实体,和英格兰平起平坐,从而实现一个苏格兰、英格兰、北美十三州的真正伟大的大不列颠。
但是,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就遭到了马萨诸塞州的强烈反对。
富兰克林有时候,也对英国颇多微词,但他个人的这种不满,主要还是因为一个大概算是封建王朝军队的共同特征
杀良冒功,欺压百姓,砍老乡脑袋请军功,抢劫自家百姓的财务等。
凡是他们经过的村落,都被洗劫一空,许多穷苦家庭因此破产。
如果有人敢反抗,还会遭到百般凌辱和虐待,甚至是丧命。
这件事让我大为伤心,法国人入侵的时候都没有做过这些残忍的事情
我们自己的军队,甚至连入侵者都不如。
这种杀良冒功、抢劫自家百姓的事,算是此时这个世界的正常现象。都是王八蛋,没啥好玩意儿。
来奥尔巴尼开会的各州代表,那都是各州的乡绅名望,肯定不可能亲自遭遇这样的事。
虽然说,各州都反对,因为各州都有各自的利益,不想捏在一起。
但是,马萨诸塞州极端反对的原因,既不是因为英军抢劫百姓杀良冒功,也不是单纯因为各州士绅自己的土皇帝利益,而是结结实实地和大顺一些人的操作,有着巨大的关系。
富兰克林这一次来伦敦,除了解决把私有土地的所有权变为国有土地的问题,还有另一个事,就是希望北美能够自己发行纸币,取消1751年伦敦的货币管制条例。
这个货币管制条例,后世常被视作“英国压迫的象征”,但到底是怎么回事,却语焉不详。
实际上,这个货币管制条例在议会发起的原因,是北美一些人,问英国金融资本借债。
借的时候,借的是真金白银。
还的时候,还的是殖民地士绅自己发行的纸币。
如果纸币能买东西,其实倒也没啥,货币嘛,就是个一般等价物而已,不一定非得是金银,能和北美的花生、棉花、谷物、靛草等实物绑定,倒也没啥。
但是,马萨诸塞州发行的纸币,堪比大明宝钞
几年之内,疯狂贬值到原本币值的4,也就是100两白银现在只剩4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