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新顺1730 > 第一一八章 死与复仇(十八)

第一一八章 死与复仇(十八)(1 / 3)

威廉皮特并不是先知,所以他也不可能知道工业革命之类的东西,也不知道英国在1790年前后开始爆发式增长、拉开个世界各国差距的根本性力量。

但他终究是个有战略眼光的人,拥有一种战略上的敏锐嗅觉,并且相信英国的未来在商业和贸易上,而且非常理解殖民地经济的逻辑。

虽然其实他赌错了,或者说迫于现实和传统的认知,把未来仍旧赌在了蔗糖、烟草、和纽芬兰的鳕鱼上以史为鉴到刻舟求剑的程度,自然知道,鳕鱼、蔗糖、烟草,是过去百余年欧洲经济贸易的发动机。

以史为鉴的目的,是知兴替、明盛衰。

皮特和辉格党与托利党都不同,英国是个很注重传统的国家,但传统本身是可以自己伪造的,并且宣称这是传统的。

辉格党和托利党对于“传统”这个的定义,都忙于去论证,传统到底是君主制还是议会制。

形成这样一个死循环

因为我们的传统所以我们现在强盛如果我们想要保持强盛就要继续巩固传统。

最终,这个问题,只能演变成“传统”到底是啥之争。

因为这样的死循环,所以谁是胜利者,谁就能定义传统;而不是谁真的遵循传统,谁就获胜。

托利党说,传统是君主制,并举例甲乙丙丁;辉格党说,传统是内阁与自由,并举例子午卯酉。

皮特并不尊重这种自我定义的传统,他要是尊重传统,他就不可能顶着“大平民”的旗号,去搞反对派从而获得威望。

从历史中,皮特看清楚了英国这几年发达起来的真正原因,破除了英国此时对于自己为啥发达了而不知的普遍焦虑。

只不过因为他不是先知,所以无法预判工业革命,但却凭借对史书的理解和总结,靠着一种敏锐的天赋提出了全球殖民地战略,为今后英国纺织业革命的爆发了基础。

英国纺织业的发展,到底靠的是什么

是传统

是民族性

是自由的贸易

这些此时在伦敦叫声最烈的东西,只是解释现状的一种回答。

而实际上,脉络是很清晰的。

1647年,八十年战争结束,西班牙解除对荷兰的贸易禁运。

荷兰处在莱茵河入海口,北连波罗的海、南接法国、沿着莱茵河向内是莱茵河流域的运河水路。

什么地理位置,能敌得过大河入海口这样的地理优势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