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新顺1730 > 第一八一章 国富论(三)

第一八一章 国富论(三)(4 / 5)

原版的国富论,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是推理,逻辑,演绎。

而此时此刻,经刘玉注经的国富论20s版,则加上了一些现实的印证、证据。

或者说,扭曲的鼓吹。

使得这本小册子,更加充满了说服力。

人,大多数是慕强的。

而很多时候,或者说,在这个时代,经济学甚至哲学,都是在忙着解释世界、解释历史。

正如伏尔泰等“精中”、“精儒”,乃至于法国重农学派在大谈东方制度的优越性

而从大明到大顺,一直到现在为止,其富庶的形象、神奇的瓷器丝绸棉布、优雅的茶叶漆器等,都使得很多欧洲人在琢磨,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东方的富庶。

大顺穷不穷

穷。

送到西南山区、送到甘肃荒凉地、送到盐改之前的两淮盐户那,体验一圈,就知道什么叫贫穷了。

大顺富不富

富。

至少外在形象是富庶的,茶叶丝绸、精巧棉布,这些东西都是标准的文化输出,无一不在海外宣扬着大顺的富庶。

富庶,总得有原因吧

既然是解释世界,那么总有不同的角度。

现在这本小册子的角度,或者说刘玉扭曲的注经,是从什么角度切入的

大明也好、大顺也罢,土地是不是具有排他性的所有权

大明也好、大顺也罢,土地是否在所有者无法履行税务义务和债务义务的时候,可以将他所拥有的排他性所有权的土地用来履行税务义务和债务义务

大明也好、大顺也罢,是否对棉纺织业进行过补贴是否对棉纺织业给予补助金支持

大明也好、大顺也罢,是否有专门的法令,禁止四川搓棉花、或者禁止广东搓丝绸

大明也好、大顺也罢,是否针对几乎所有的商品,征收消费税

现实里有没有,是一回事。

理论上法律上名义上有没有,又是另一回事。

理论上,大明是拥有内部统一市场的。

现实里,三十里一钞关、五十里一税费,以至于出现了去某地卖东西,走到一半觉得再走下去要把裤衩赔进去,连货都不要了连夜跑路的事。

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名义上,包括大顺在内,其“税率”是很低的。

地方上没钱,摊派也好、火耗也罢,朝廷那是标准的“君子远庖厨”,朝廷名义上的税率,就是低。

甚至于,名义上,连孟子的十而税一都没达到。要知道,低于十而税一,孟子直接认定为蛮夷,因为蛮夷没有组织度、没有行政机构,所以才能二十税一,而一个正常的国家搞什么二十税一、三十税一,那就快滑向无能且低行政能力的蛮夷了。

说句难听的,哪怕是后世信息传播极为发达的时代,很多人对远方的了解还是基于自己的想象、甚至动辄想成理想国。

于此时,那就更不用提了。

而刘玉扭曲的“注经”,抓住的就是这一点。

把东方在西方通过茶叶丝绸等表现出的富庶,归结为“自由贸易”。

或者说,归结于国富论原版的诸多内容。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