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有东印度公司,国王一句话就能撤换总督,同样的,国王一句话就能让东印度公司少进口点东方贸易品,免得把本国产业冲死。
而这时候,只有荷兰一家“低关税”的。
荷兰自己走私。
大家都烦,英国也抓、法国也抓、荷兰又吊毛没有,舰队全废、甚至港口淤积的连战列舰都无法泊靠。
这就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抓。
现在,再加上个英国。
法国咋办
加税
那走私就无法杜绝。
原来主要抓荷兰的走私贩子。
而现在,则是既要抓荷兰的、又要抓英国的、还得抓那些小国的。
谁卖的货多,谁拿的关税分成就多。
就算法国说,老子就不想要这个进口关税,老子要继续科尔贝尔的工业保护和国产工业替代主义。
那法国自己说话好使吗
今儿来一波荷兰走私贩子、明儿来一波瑞典走私贩子、后天来一波普鲁士走私贩子、大后天来一波英国走私贩子。
防得住吗
防不住。
只要英国投了,英国加荷兰,则等同于整个欧洲,都放开了东方贸易品的关税。
因为防不住了。
顶多说,比如漆器什么的,巴黎货可以以假乱真,那本国的市场还能保住。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大顺说,在阿姆斯特丹的中国货,是提前加增了关税的。
这只是大顺自己加的、这笔“进口关税”是还要给各国分成的。
法国可不可以自己再加关税
当然可以。
大顺只是对英国是战胜国,逼着英国不得增加子口税,可不能对法国这么做。
法国要是愿意,可以在“阿姆斯特丹已经征税的基础上,进入法国再加一笔税”。
这个事,是法国的“内政”,大顺管不着。
但是,理论上可以,现实里行吗
一个“走私贩子”好防。
英国加荷兰,这两个,怎么防
再者说,还有奴隶贸易问题,法国棉纺织业的起步,就是因着七年战争开打,法国的奴隶贸易拿不到足够的棉纺织品。
没办法了,法国财政部才牵头在南特办棉纺织厂,质量次的黑非洲都吐槽。
现在,各国都能拿到棉纺织品,物美价廉的、量大管饱的、在阿姆斯特丹只征税一次的东方棉纺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