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新顺1730 > 第二七七章 最终的闹剧(三)

第二七七章 最终的闹剧(三)(3 / 3)

那么,可不可能,靠无数无名的“骥”,铸造出一个有名的“骥”呢

可不可能,靠无数无名的边缘人,铸造出一个边缘人的代言人,即便这个代言人并不是政治上的边缘人呢

再简单点来说。

老皇帝靠着北伐罗刹、西征准噶尔、服日本、下南洋、打一战,靠着这些威望,玩一手“内外制衡”、“新旧制衡”,玩得转。

那么,太子玩得转吗

一旦太子的政策保守、甚至反动,伤害了这群人的利益,这些实学派,认得你太子是个鸡儿

至于思潮。

既然说,实学派的“歪经”已成。

其实一旦太子继位后,施政出了问题、或者手腕不足、或者再度玩出来类似湖北米禁一样的政策玩脱了。

那么,对于这些“无数无名的边缘人”而言,他们很可能冲着李欗说一句话

干吧,殿下

而于实学的激进派而言,在他们眼中,这件事、或者说,他们的理想,是可以实现的。

要人。

有成千上万被排挤在科举制和军功贵族制之外的实学读书人。

他们中,地主阶级的成分,极小。

小农、小生产者、士兵、海员、低阶军官、工商业者、殖民地小官

在他们看来,既然靠科举制绑定的士绅,搞均田改革搞不成。

那么,他们上,他们和内地的土地瓜葛不大,难道也搞不成吗

你们那边有几十万生员士绅,老子这边也有十几万实学读书人。

要大义。

李欗姓李。

均田乃天下第一仁政。

这还不够大义

要钱。

先发地区的工商业者、财阀,难道会缺钱吗大顺又没有金山银山,整个大顺的黄金白银,几乎都是从这里流入的。怎么会没钱

要枪。

对外扩张、印度征战、

海军扩大、以及服役年限福利制,留下的一大堆的问题,老皇帝一死,新皇帝会不会为了省钱,不再维系诸如退伍士兵澳洲分田、水手退役领年金的庞大财政窟窿

即便没有变化,那么搞一出“纽堡阴谋”,难道还不会

要未来。

全力移民,靠垦殖增加每个人的收入、靠农业增加国内粮食和肉类的“人均拥有量”,靠平均农业人口收入的提升发展工商业,靠农业收入的提升倒逼工厂涨工资,靠国内贸易完成工业大发展

在实学激进派看来,怎么会没有未来呢这,至少比临川舒王、安汉公那一套,似乎更可行吧

所以,基础是有的。

只剩下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

真要是将来太子施政出了问题,这些人找到李欗喊出干吧,殿下的时候,李欗敢不敢摘下眼镜、戴上眼罩毡帽类太祖模样

第二个。

贸易上的马尔萨斯经济学、工业上的李斯特经济学、未来设想的圣西门空想,这一套“歪经”,李欗有没有本事捡起来,做“释经人”能不能把这一套东西,编成体系

但实际上,看似这是两个问题,实则是一个问题。

因为,歪经已成。只需要把这一套东西,用个线,拴起来就是。

即便他自己不会栓,文笔不好,难道不会找枪手

所以,本质上,这是一个问题,

即,李欗是否有意愿,做这个不自觉的历史前进的工具

亦即,完成那两个历史使命。

在转型期,保护工业发展,在尽力维持局面的状态下,加剧社会的矛盾,增强新的阶级的力量。

在末尾,用必然的结局,破除掉大顺的百姓对一切旧事物的迷信,这是开启新时代的前提。

包括圣君、包括英灵均田、包括三代、包括圣王、包括老皇帝的开疆拓土对外掠夺、包括刘钰的工商畸形发展、亦包括实学激进派那建立在空想上的未来,全都破除。

由他,来召唤一切英灵,最后再由他,亲手将这一切他召唤出的英灵焚毁,烧给天下百姓看。,,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