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的政策,怎么办
王安石给出的方案,在诗里写的清楚。
人主擅操柄,如天持斗魁
问题在于,这个方案本身,就是空想。
你大宋也好、大明也罢、大顺也在内,算个什么东西,能做到如天持斗魁
你啥组织力啊
你啥基层控制力啊
你真以为人主就是黄帝,能四面而知天下细微事呢
一年十几亿亩土地,收不到2000万两白银的行政能力,也配谈如天持斗魁
这倒不是在给横征暴敛唱赞歌。
而是。
我有本事收一亿两白银的土地税、但我不收。
和我也想收,但我没本事收。
这根本不是一回事。
你得先有收一亿两的本事,才有资格谈“仁政”,我不收。
而你压根没本事收,嘴上却挂上“仁义”二字,那就纯粹是我当不了首富是因为我不想了。
不过,刘钰也没有追问这个,而是问道“如今有一些学问,渐成显学。”
“即所谓均田、十一、造船、移民、垦扶桑。”
“先富小农,而后工商。”
“如此,市场可得。”
“如此,小农富,而为他人佣雇为工者,工资必高。”
“亦可算是如今条件下,苏子由之所谓其贫而不匮,贫富相持以为久,而天下定之策。”
“此种显学,甚嚣尘上,神魂渐成。殿下以为,或可行乎”
“又兼或,有复古儒生之言,掺杂其中。以为成乡约、变井田,加诸其上,则更进一步。”
这,在大顺并不是什么忌讳。
一直以来,均田乃天下第一仁政的说法,就是政治正确。
办不办是一回事,这个说法会不会直接被抓住杀头,又是另一回事。
这些说法,既然刘钰说都是“显学”了。
那么,李欗肯定是不止一次听过的。
况且,这的确真的就是如今的显学,尤其是新学派中显之又显的显学。
早在当年刘钰在松苏主持下南洋的时候,和颜李学派那群人扯犊子的时候,这个想法已经在市面上出现。
而伴随着扶桑的移民,使得一些东西,似乎真的可以实现。
之前讽刺颜李学派,说你们琢磨着人均五十亩地,压根不懂算术,在这瞎想啊。
可现在
扶桑、南大洋,真的有几十亿亩土地可以耕种,而且气候适宜。
小农梦想。
井田复古。
工商新学。
这三种原本说完全不可能掺和在一起、甚至可能是不共戴天的学说,竟然搞成了一种大杂烩的显学。
不过,这个问题,难点不在于这是不是显学。
而是,显学可以在民间。
但是,显学不能在朝堂宫廷有代言人。
除非,显学不再是显学,而成圣学。
否则的话你个公爵、你个皇子亲王,成了显学的“众望所归”,你想干啥
这是你这个公爵,还准备再进一步,准备在大顺获封个“安顺公”
还是说,你这个亲王,准备把这些显学之士网罗府中,准备开天策上将军府啊
甚至于,再低一点,不是王公,只是士大夫。
那你这是准备“以一人之力、而易天下之学”准备搞三经新义,改科举,搞学校,以后取士皆以三经新义为标准答案
即便说,刘钰说纯粹是学术讨论。
但学术讨论这种事,处江湖之远,倒是行;而居庙堂之高,搞学术讨论,那就有点吓人了。
最开始,李欗只是和刘钰谈自由贸易,眉飞色舞,甚至要搞新天下。这个,问题一点不大。
现在,刘钰问这个,李欗就感觉到略微有些别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