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万把两银子扔到海军里,连个水花都飘不起来,但扔到这里,能办的事可大了去了。
“枢密院那边之前给你们了指点,也就是说枢密院觉得这事可行呗?那枢密院没有提前准备?”
那人摇头道:“没法提前准备。毕竟形势瞬息万变,一开始我们是想着把大家的火气压住。但来了才知道,这火气根本压不住。再说,都没饭吃了,去当苦功服苦役也是死,起事大不了也是一死,只能先把这群人拉走再说了。”
“不过,枢密院那边认定,英国人是乐意的。一方面只要给钱就好办,另一方面也是英国会乐于爪哇乱起来。”
史世用不懂里面的弯弯绕,但相信枢密院那边肯定不会搞错,这事又是刘钰一手主导的,虽说他来的时候刘钰刚升了枢密院副使,但之前也一直没有实职地参与枢密院军事。
他对刘钰是相当信任的,尤其是这种对外搞事的方面,这是多年在日本、以及目睹了这一次日本迅速战败后产生的习惯性信任。
既然连这个都算计到了,那就好办了。
现在局面对朝廷一片大好。
脊梁骨最硬的一群人被拉走了,这群人就算现在不起事,也绝对不会愿意去锡兰,早晚要起事。
剩下的还能忍受、觉得好死不如赖活着的,这些人即便不情愿,但若是朝廷能派人去监察荷兰,他们也可以接受去别处做工,还能相信朝廷会为他们做主。
再那些城里有居留证的,一部分像是甲必丹那种,乡绅而已,不过是类似明末情况的重演,谁赢跟谁走就是。
另一部分小买卖人、小市民,将来朝廷真要是在这里设置州府、或是效安西四镇设置军镇,缺了这些小买卖人也不行。
最小的那部分,铁了心跟着荷兰走。可荷兰人连让他么当兵都不允许,也算是欲效忠荷兰而无门,不必考虑。
于大局来看,其实朝廷从最省钱的角度来看,那些起事的硬汉死活,朝廷其实可以不关心了。
但史世用虽然是站在朝廷这边的,却仍旧还是个人,不是个冰冷无情的皇帝的工具,自有其所偏向的倾向。
“你觉得,起事的人能支撑下来吗?”
“放心吧。许多年前,有个叫苏拉巴迪的,和荷兰人干了23年,至今还有余部在山区活动。他也不过是在荷兰军队里当过几年兵,弟兄们可是上过军校、当过参谋的。鹰娑伯讲过,这里情势复杂,有荷兰人、有苏丹国、有苏丹国下的封建主、有反荷的、有联荷的、有骑墙的、有观望的,只要搞清楚要联合什么人、反对什么人、提出要干什么、要达成什么目的,队伍自会大起来。”
“这里不缺盐、有火山高山区、有果子、有稻田,攻取巴达维亚或不可能,但割据一方,绝无问题。只要割据之势一成,荷兰人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荷兰人不可信,多半是假装认了、却悄悄调兵。但毕竟朝廷也不需要太长时间。只是,不知道大人这次来,朝廷是何意思?”
史世用一听这些人造反成藩镇的理论成熟,也就不再担心,便将朝廷这一次让他来做的事说了一下。
“妙极!”
那个细作一听,击节称赞。
“如此一来,荷兰人必要分出精力统计人口,又要担心更多的地方乱起来,对那些起事的弟兄的追剿就要轻一些。但这样一来,明年荷兰人就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围剿。不过,一年时间,怎么也够了,只要朝廷给送来枪炮,再送一批军官。所以,此事也需得朝廷配合,立刻要求荷兰人统计人口、派兵于各处清点、弹压。”
史世用也知道现在起事的那群人最缺的就是一个喘息的时间,这群人的本事他是信得过的,肯定学过练兵,只要枪械一到,一年之后,荷兰人再想要围剿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而且,看朝廷这态势,最多也就是三五年就要下场,只要能坚持个三五年,情势就一片大好。
“好,我记下了。一共两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