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新顺1730 > 第四七四章 艰难的第一步(中)

第四七四章 艰难的第一步(中)(3 / 3)

更不要说诸如英法的《棉布禁止令》、斯德哥尔摩这北极圈地区尝试养蚕、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丝织工厂、墨西哥桑蚕产业鼓励令等等这些奇葩且蛋疼的现实。

波士顿倾茶事件的本质,是福建的武夷红茶,终于从高关税清单上取消了。因为再不取消,东印度公司的“合法”茶叶,就要被走私贩子逼死了。“合法”渠道的茶叶便宜了,走私贩子没活路了,所以要倾茶。

这茶叶既不是锡兰茶、也不是印度茶,因为那一年英国还没偷到茶种呢,倾的就是福建武夷的红茶。

当时的高关税政策,使得茶叶市场已经饱和,只能降税来扩大市场。

在一个饱和的市场里,不去考虑市场的问题,却去考虑是供货商那边不自由贸易,单纯从商业逻辑来考虑,那也说不通。

刘钰极端反对满清的十三行和一口通商,故而极端反对下南洋和开放贸易就一劳永逸什么都解决了的想法。

因为这两者本质上就是一回事,是完全不懂现实世界经济逻辑的臆想。

大顺面临的问题,或者说,中国在这个时代面临的问题,不是自己是否开放贸易。

而是,欧洲是否开放贸易。

大顺也好,大明也罢,主观上是封闭的。

既没有政策鼓励、也没有退税保护、更没有什么配套的出口优惠。

但客观上,就像刘钰整天鼓吹自由贸易一样,一群主观上思想封闭僵化且根本不懂贸易的封建官僚,凭借劳动人民两千年的智慧和努力积累的底蕴,却可以随便喊自由贸易。

此时的欧洲国家有一个算一个,真搞自由贸易,有任何一个能在大顺搞成贸易顺差的,那所有的经济学教科书都得重写。

主观上的封闭、客观上的贸易优势地位,使得大顺的处境非常的别扭。

现在大顺需要的,不是自己开放贸易、反思自己。

而是要有足够的炮舰,去欧洲敲门:开门,自由贸易。

下南洋,拿到的是货源。

这和大顺原来的贸易模式一样,丝、茶、棉、瓷,都是货源。无非就是从出口五大件,变成出口六大件。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这大顺想要走一条不一样的路,想要破解对外交流的封闭、想要扭转全民族沉睡的窘态,这条路的开头确实是走的无比艰难。

从一开始的征西北,解决东北西北之陆地之患,使得大顺可以下南洋而无后顾之忧;再到让利于商人,将对日贸易公司的利润拿出,逐渐扭转社会的惯性意识,用了将近二十年时间让一些商人逐渐习惯了投资股份制公司;再到欧洲之行的纵横捭阖、机关算尽,最终下南洋……

这都是这条路的开头。

大顺现在只是在这条漫长之路的起点,花了将近二十年时间迈出了半只脚。

如今,即便只是半只脚,这这半只脚还未落地。

因为,让这些新兴阶层能够投资、能够认识到权益和义务的统一、能够忍受自己花钱养军队来维护自己利益、能够将大量的金银从土地上转移到海上,这才算是这只脚真正落地。

迈出这条漫长的、逆天改命之路的第一步。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