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新顺1730 > 第五零一章 从道不从君

第五零一章 从道不从君(3 / 3)

一众人知道面圣的礼仪,不敢交头接耳,也不敢随便抬头——除非是重臣,或者皇帝亲信,否则下跪的时候抬头看皇帝,便可以视为“有刺驾之心”。

不能交头接耳也不能交流,这时候谁也不敢说话,只能等着李欗先说话。

李欗也知道,这时候自己非得说话不可了,只好奏道:“父皇,若真如此,儿臣以为,当据理力争!”

皇帝听后,忍不住大笑道:“据理力争?好一个据理力争!你据的,是哪家的理?”

“理都不同,如何据理力争?只会沦为争吵。甚至,从辩事,变为辩理。”

“事,可辩;理,焉能辩?”

“你们日后可去问问鲸侯,他在朝堂上,言辞激烈朝中皆知。然而即便如此,他可有一次辩理?”

说罢,皇帝又道:“尔等也都读书,朕不妨再教教尔等。”

“荀卿言:这世上,有四种真正的社稷之臣、国君之宝。”

“此四者,谓之谏臣、铮臣、辅臣、拂臣。”

“何谓谏臣?”

“君主有过、或者朝廷的政策错了。将要危害国家、有害社稷的时候。大臣看的出来,并且直言劝谏,把问题都说清楚。君主听呢,最好;不听呢,就跑路、辞官、隐居。”

“这便是谏臣。古代的箕子,大抵就是谏臣的代表。纣王不听,箕子就弹琴放歌以自悲,再不问国政事。最后逃亡朝鲜。”

“何谓铮臣?”

“君主有过、或者朝廷的政策错了。将要危害国家、有害社稷的时候。大臣看的出来,并且劝谏,把问题都说清楚。”

“君主听呢,最好。不听,自己便死。”

“这便是铮臣了。比干、伍子胥、三闾大夫这样的臣子,就是铮臣。”

“何谓辅臣?”

“朝政有错,危害社稷。劝谏君主,君主不听,于是发动群臣,逼迫君主,以至于君主不得不听。”

“这,便是辅臣。”

“古时候的平原君;逼迫宋帝前往檀渊之战的寇莱公。他们就是辅臣。”

“何谓拂臣?”

“朝政有错,危害社稷。大臣站出来,抢夺君主的权柄、违背君主的旨意、反抗君主的命令。但最终,将事情办成,解除了国家的危机,社稷的危害,让君主不会受辱,让国家得以兴盛。”

“这样的人,便是拂臣。”

“论起来,窃符救赵锥杀晋鄙的信陵君,这就可以算是拂臣了。若如故事里,要是岳武穆得十二金牌而不退兵,违背君命,直捣黄龙,一雪靖康之耻,亦可谓之拂臣。”

“谏臣、铮臣、辅臣、拂臣,荀卿说,此四种臣子,是社稷的柱石、国君的瑰宝。”

“所谓‘君子从道不从君’也!”

说到这,皇帝笑道:“所以,荀卿从前朝嘉靖年,被赶出了孔庙,轮不到半块冷猪肉吃,不是没有原因的。”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