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宋缺是百思不得其解。
叶千秋听到宋缺的话,脸上露出神秘的笑意,淡淡说道:“师道本就是一块璞玉,贫道只是稍加点拨。”
宋缺听了,也不再深究此事。
过程不重要,结果是好的就行。
此时,宋师道在盘膝恢复内气。
宋缺朝着叶千秋道:“真人既然看好师道,那也是我宋某的荣幸。”
“只是有一问,宋某还得请教真人。”
叶千秋道:“但问无妨。”
宋缺道:“敢问真人,为何会看好师道?而且一定要支持汉统正朔?”
叶千秋仰首望向屋梁,淡然自若道:“自晋愍帝被匈奴刘曜俘虏,西晋覆亡,天下陷于四分五裂之局,自此胡人肆虐,至隋文帝开皇九年灭陈,天下重归一统,其间二百七十余年,邪人当道,乱我汉室正统。”
“隋室立国虽仅三十八年,但到杨广为寇仲、徐子陵杀于扬州而止,时间虽促,却开启了盛世的契机,谁能再次一统天下,均可大有作为。”
“师道是宋阀少主,又是纯正的汉人血脉,有宋阀为依靠,一统天下的根基已经强于天下大部分势力。”
“况且,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杨坚一般无二的,杨坚自辅政开始至篡位建立隋朝,首尾只不过区区十个月,成事之速,古今未见。”
“固然是因为敌手无能,北周君威未立,杨坚遂可乘时挟势而起。”
“但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汉统重兴。”
“昔日北魏之所以能统一北方,皆因鲜卑胡人勇武善战,汉人根本不是对手。”
“但自胡人乱我中土,我大汉的有志之土,在生死存亡的威胁下,均知不自强便难以自保,转而崇尚武风,一洗汉武帝以来尊儒修文的颓态。”
“到北周未年,军中将领都以汉人为主,杨坚便是世代掌握兵权的大将,可知杨坚之所以能登上皇座,实是汉人势力复起的必然成果。”
“所以,贫道选择支持师道,支持宋阀,就是这个缘由了。”
“至于为何一定要支持汉统正朔,那只有一个理由,因为贫道是汉人……”
宋缺从旁听着,脸上露出感慨之意。
一句贫道是汉人,着实是让宋缺动容。
他这一生之中,很少有能看得入眼的人物。
但是,今天他却是不得不说一句,天机子实乃是神人也。
因为,天机子的看法简直和他不谋而合。
宋缺不禁放声大笑起来,他朗声道:“真人真知灼见,宋某当真是与真人相见恨晚!”
叶千秋笑道:“现在也不算迟。”
宋缺心情大好。
宋缺邀请叶千秋在宋家山城转一转。
叶千秋自然也没有推辞。
叶千秋将九韶定音剑放在了宋师道身旁,随着宋缺离开了磨刀堂。
二人从磨刀堂走出,在山城之中踱步,一边走一边谈,一时间,相谈甚欢。
宋家山城由数百大小院落组成,院落各成体系,又是紧密相连,以供奉历代祖宗神位的宋家祠堂为中心。
每个院落均分正院偏院,间隔结构,无不选材精良,造功考究。
这其间还有许多园子,风景也是十分不错。
二人在山城转了许久。
天已经黑了下来。
这时,宋缺和叶千秋并肩来到与磨刀堂毗邻的明月楼,步入庭园之中,一位白发斑斑的老人正在修剪花草,斜斜瞥了两人一眼后,便视若无睹的继续工作。
叶千秋见状,笑道:“贫道猜测这位一定是阀主的长辈。”
宋缺笑道:“方叔的确算是我的长辈,因为自幼就由他侍候我,所以,他是这山城里唯一不怕我的人。”
叶千秋微微一笑,二人穿过两旁花木扶疏的长廊,是一道跨越池塘的长石桥,四周树木浓深,颇有寻幽探胜的气氛。
池塘另一边就是悬刻“明月楼”三字木雕烫金牌匾的两层木构建筑物。
木门隔窗均是以镂空雕花装饰,斗拱飞檐,石刻砖雕,精采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