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小心翼翼捧起琵琶,与相依为命的爷爷轻声说了几句。
约莫是老人所说北凉世子殿下,太过新鲜,所以这客人还真是不少。
茶坊老板坐在柜前,那叫一个眉开眼笑,对自己的眼光魄力都十分满意。
目盲说书人端碗小喝了一口酒,润了润嗓子,并未步入正题,而是朗声道:“今日老儿不说那男女缠绵的烟粉,也不说那人世之外的灵怪,只说这北凉世子腰悬双刀的数千里游历,博取看官们几声笑,足矣。”
老说书人言毕,小姑娘顺势一抹琵琶,清脆响起。
老人再捧碗喝一口茶坊老板打赏的烈酒,轻轻放下,拿起竹板,按规矩念白道:“聪明伶俐本天生,懵懂纨绔未必真。荒唐只因时势起,金戈戎马谈笑深。九曲长河比心浅,十重铁骑如雷震。岂会酒色忘江山,才知诗书误世人。”
琵琶声渐起,但仍是小桥流水婉转,不闻铿锵。
坐在角落的叶千秋和李淳罡兴致勃勃的听着老说书人讲起了那北凉世子徐凤年游历的故事。
一般来说,这种故事,可是没人敢讲的。
特别还是在北莽境内。
北凉和北莽敌对,这个上了年岁的说书人,竟然敢在北莽境内说北凉世子的好话,也是胆子大的很。
不过好在北莽风气粗野而开明,不兴什么文字狱,极少因言获罪,哪怕抨击朝政,也无大事。
老人所说估计是道听途说而来,与真相大有出入,不过噱头不小,听众们也觉着津津有味。
尤其是当说到襄樊城外世子殿下单枪匹马面对那靖安王赵衡与整整千骑铁甲,一些起先不以为然的茶客们都入了神。
几个本想着抬脚走人的听众也都坐回位置,重新与店小二要了壶茶水。
而目盲老人也在此时故作停歇,茶客们知道这是要收钱了,倒也有几桌丢了些铜钱到一只大白瓷碗里,叮叮咚咚,十分悦耳。
老人不再卖关子,继续娓娓道来,当他说到北凉世子持矛捅死一员骁勇骑将,茶客们立即抱以惊叹啧啧声,先是面面相觑,然后开始议论纷纷,大抵都是不信这名世子殿下能有如此马战本事。
对于靖安王赵衡,北莽百姓因为说书先生讲多了当年离阳王朝皇子夺嫡的精彩好戏,也有所耳闻,知道这名藩王只是时运不济,才没能成为九五至尊。
老人紧接着再说神霄掌教叶大真人一手招天雷,旱地杀四方,引得众人是入迷不已。
目盲老人拿捏巧妙,当听众们又有些不耐烦,终于说到天下道教祖庭的龙虎山,插叙了一段当年大将军徐骁马踏江湖的事迹,听众们立即又给吊起胃口。
老人说得是玄之又玄,讲到那徽山牯牛降紫雷阵阵,都归功于叶大真人的无上神通,倒是半点不提轩辕敬城,听众们听的目眩神移,恨不得亲眼去见识天下第一人的风采。
无数喝彩生响起,老人也不急不躁,这时候琵琶声愈演愈烈,犹如银瓶乍破水浆迸。
老人在琵琶声营造出的壮阔氛围中,又说起了如同压轴好戏一般的飞剑临世,说老剑神李淳罡以剑来二字,就教徽山与龙虎山数千柄剑一齐飞至大雪坪当空,遮天蔽日。
龙虎山四大天师联袂而至,眼看就是一场大战。
听众们是瞠目结舌。
这时,只听得老人一顿,一字一字说道:“看官们可知下文如何?”
得,掏钱掏钱,这次茶客们给铜钱十分痛快,稀里哗啦很快就就将大碗装满,性子急的跑去丢完了铜钱,坐回座位就赶忙说道:“老头儿,快说快说!”
目盲说书人喝了口酒,笑道:“彼时,只见那徽山之上阴云密布,天雷滚滚,神霄掌教叶大真人一句,从今日起,吾为道首,吓的龙虎山四大天师乘兴而来,败兴而去。”
整座茶坊一片死寂,随即轰然叫好,许多只觉得解气的茶客都开始猛拍桌子。
目盲说书人口不停歇,说至东海武帝城,只说叶大真人带着北凉世子上了通天阁的顶端。
看那王仙芝飞掠到东海水面,剑神剑开天门,王仙芝让东海升起,先与老剑神李淳罡大战,再与叶大真人争锋,最后战败于叶大真人手中。
听到最后,茶坊中的听众们全部寂静无声,北莽民风彪悍,骨子里终究也流淌着尚武的鲜血,他们可以看不起离阳王朝的帝王公侯,看不起那些软绵绵的名士风流,却绝对不会看不起登榜的春秋名将顾剑棠,更不敢看不起称霸江湖一甲子的武帝城城主。
北莽上下,只会遗憾王仙芝不是本朝人物,却不会去质疑王仙芝能够排在拓跋菩萨前面,在天下第一的位置上坐了几十年。
本以为世上没人能掀翻王仙芝天下第一的宝座,但是叶大真人的横空出世,让北莽为之惊叹,也更为之遗憾。
离阳已经有了一位王仙芝,稳压拓跋菩萨,如今又出了一位叶大真人,这真是让北莽难受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