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千秋道:“再等等。”
“等曹长卿的信儿。”
李淳罡道:“还等啥?到了太安城不一样可以等吗?”
叶千秋道:“徐凤年的目标和我们的目标差不多。”
“让他先出出气也是好的。”
李淳罡道:“我这一把老骨头要不是为了小泥人儿,我才不去掺和这趟混水。”
叶千秋笑道:“这一趟可是要大大的露脸。”
“世人都说你李淳罡死了。”
“你也该让他们看看什么叫老当益壮。”
半个月之后。
叶千秋从青城山深处将真龙招来,和李淳罡、邓太阿一起乘龙而去。
目标,太安城。
……
祥符二年,深秋时节的太安城显得要比平时更萧瑟一些。
皇宫内,一座气势森严的大殿之中,空荡荡的,龙椅上坐着一个身穿龙袍的年轻人。
那是离阳的天子,赵篆。
空旷寂静的大殿,皇帝坐北朝南,用自己才能听到的嗓音说道:“只要北莽多死一个董卓和二十万人,北凉也多死十万人,那么这个天下,就是太平盛世了。”
“可惜,你徐凤年不知趣。”
“钦天监,不是你该去的地方。”
……
钦天监,在倒塌的宫殿废墟之中,有一座社稷坛被清理了出来。
在强大压迫力之下轰然倒塌的钦天监的宫殿废墟之中,只有这一座社稷坛保存的最为完整。
在这社稷坛中,铺有出自广陵道的五色土,东青、南红、西白、北黑、中黄。
此时,一个中年儒士蹲在南方的红色贡土前,他身边站着一个嘴唇紧紧抿起的少年,身穿钦天监监正的官服。
少年可以叫赵家天子赵篆为皇帝哥哥,算是深得皇帝信任之人。
钦天监中的炼气士在那日天雷压顶之时,几乎是全军覆没。
除却一些当日不在钦天监中的人之外,其余人全部身亡。
这时,一位身穿白衣的老人走了过来。
负责为离阳朝廷推衍星象颁布历法的钦天监,真正为离阳赵室倚重的大人物,除了监正两监副外,就是那些不穿官袍仅是身着白衣的仙师。
而这位白衣老人还顶着监副的头衔,也是那日大灾祸之中的幸存者。
只见白衣老人朝着中年儒士轻声道:“谢先生。”
儒士伸出手掌平摊放在土壤上,笑道:“我知道衍圣公已经离开京城了,放心,我会亲自主持大阵的运转。”
白衣老人还要说些什么,中年儒士起身拍了拍手,转身说道:“除了李家父子的一千六百人,还会有三百御林军,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了。”
白衣老人欲言又止。
中年儒士道:“既然大阵还在,你慌什么?”
“放心,蜀王殿下也会来的。”
白衣老人闻言,终于是开口道:“要是曹长卿和叶千秋也来了,又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