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崖山的宋军,文相公回中原招收的义勇,二十万宋人还控制不了十万土人军吗?”
“有三十万大军,就算打不过元军,也能拖延甚久。咱们现在有钱有粮,北边有万万里的无主之地可为缓冲。拖个十年二十年,还是没问题的吧?“
“可十年二十万之后,谁知道又是什么景象?也许已经收服了土人各部,也许自中原而来的义士就过百万了呢!”
这话说的一点没毛病,连陈宜中都是心头一颤,觉得沈福海说的有道理。
不由看向赵维,意思是,值得考虑。
赵维却是不动声色,叉开了话题,“今日找你来,是有一件大事要托付。”
说着话,把陈宜中连夜做出来的文案交到沈福海手中。
“这个你拿回去细细看。给你三天时间,给本王答复。能不能干?干的话,要怎么干?”
沈福海小心接过,还是满眼狐疑,对面封皮上写的什么“扶桑银行草创案”,还不太懂是什么意思。
不过,宁王话已经说到这个份儿上,他也不好多言,向赵维与陈宜中躬身一礼,便退了下去。
待屋中只剩赵维和陈宜中,陈宜中这才眉头紧皱的发问出声,“不得不说,他刚刚提的那个建议,老夫觉得可行,怎么殿下似是不太动心呢?”
拉拢奇布查三部,强占南部玛雅,确实能凑出十万土人军。而且十万都是少说的,二十万也没问题。
加上文天祥要是能从大宋带回人来,如期如数的话。那四十万大军,和赵维预期的五十万也没差多少。
“殿下到底怎么想的?”
赵维搓了搓脖子,半天没说话,好想在思考什么。
良久方道:“确实可以...也更容易。”
陈宜中闻言,更是疑惑,“那为何还......”还一副不愿意的姿态。
“实话和陈相说吧,这个方法,入大庆殿的第二天,就在众人之中成形了。”
赵维坦诚道:“只不过,后来让本王,还有文相和谢先生给否了。”
“为什么?”
“说不上为什么。”
赵维有些为难,“这样是可行,而且容易。就是觉得太容易了,有点浪费这两年的好时光了。容易的有点...心惊肉跳!”
“嗯?”陈宜中更不解,“到底怎么回事?”
“一种直觉吧!”赵维苦声道,“陈相与忽必烈没什么接触,只在听闻。而我也好,文相也好,包括谢先生,都与那老爷子有过近距离的接触。”
“实话实说,不怕陈相笑话,那是个难得的雄主。”
“......”陈宜中一阵无言。
大宋的王爷、相公都夸奖大元的皇帝,那这个皇帝不是做的多好,而是足见他有多可怕。
渐渐严肃,“你是怕准备不足,两年后难敌忽必烈?”
“不是难敌。”赵维坦言道,“而是直觉告诉我,一定不敌!而且,咱们的好日子可能只有这两年了。”
陈宜中更惊,没想到,赵维对忽必烈的评价又高了一层。
“这么说吧!”
赵维道:“我的意思是,做最坏的打算,就当是两年之后大宋将面临一个永无宁日的局面。所以,现在要拼一把,趁着还有两年,尽量把周边土人的麻烦解决掉。将来要真有变故,也不至于无计可施。”
“就算不成,像刚刚沈福海说的那般,拉奇布查,打玛雅也不迟。相公说,对不对?”
陈宜中点头,赵维说的倒是不错,做最坏的打算,行最大的努力,总不是坏事。
只不过......
只不过,陈宜中心里有点不舒服,有点长他人士气灭自己威风的味道。
扶桑大宋最缺的是什么?
最缺的就是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