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少帝成长计划 > 第0276章 宿麦补种

第0276章 宿麦补种(3 / 4)

连带着也有一些‘稳定人心’‘安抚民心’的考虑。

但刘弘万万没想到:自己为了开财源而推行的粮食保护价政策,居然炸出了另外的惊喜!

早在刘弘‘替敖仓之粮’的提议在朝议中通过,朝堂各部门之间,就开始暗流涌动了起来。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敖仓的米粮,必须由我们负责售卖!

当时的状况,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就连跟粮食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典客,都曾经试图染指此事!

只不过当时,齐王一门的叛乱还笼罩在长安中央头顶,此事就被刘弘压了下去。

而之后发生的事,就着实让刘弘瞠目结舌了。

——当朝丞相,被太祖高皇帝封为辟阳侯的审食其,居然在司马门外,跟少府田叔打起来了!

除闻这则消息,刘弘差点没把下巴给吓掉!

撇开审食其和田叔之间,歪七扭八的搭着一点香火情不说,光是两人的年纪,都让刘弘狠狠捏了一把汗!

审食其,那可是自楚汉争霸时起,就跟在吕后身边的小跟班,如今可已经七十多岁!

田叔也早在张敖尚为赵王太子之时,就投效张敖做了门客,也起码有五十岁了。

一个五十岁的小老头,跟一个七十多岁,牙都快掉光了的老爷爷干架?

这样的事,恐怕也只有西汉的朝臣,能做得出来···

当刘弘将二人召回宫中,询问事发缘由时,一个血淋淋的真相,摆在了刘弘地面前。

——粮食保护价政策的推行,真正的阻力并不在朝堂勋贵,而是在丞相这里!

审食其和田叔争的,看上去是敖仓之粮的掌管权、售卖权,但实际上,审食其想要的,却是将粮食保护价政策,纳入自己的掌控下!

准确的说,是相权天生具备的揽权欲,逼得审食其,想要把粮食保护价这个名利双收的项目,掌控在丞相府门下。

想明白这一层,刘弘再回过头去看,才发现自己犯了怎样的错误···

——天下农业产出总体歉收,农税下降,国库收入减少,丞相府失去了一部分行政自主权,以及政治话语权。

而少府的收入——口赋,却并没有因此受到太大的影响不说,少府反倒将主爵都尉这颗摇钱树,死死攥在了自己手里。

如果没有粮食保护价,倒也没什么——左右不过是丞相府勒紧裤腰带,再低声下气求一求皇帝,把这一年应付过去;等来年收成好了,一切又恢复如初。

而恰恰是粮食保护价政策的出现,让丞相乃至于整个朝堂,闻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

有主爵都尉和粮食保护价的存在,少府必然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富裕起来,而少府财富的增长,就等同于刘弘地财务权增长。

换而言之,只凭粮食保护价这一件,刘弘的权势,就将在不远的将来水涨船高。

——历史上,武帝可就是凭借少府那堆积如山的粮食,和那些串绳都腐烂的铜钱,才能撇开整个朝堂单干的!

而刘弘凭着粮食保护价政策,将很可能在短短十年,甚至五、六年的时间内,完成历史上文、景两代数十年的物质积累。

反观朝堂,或者说丞相掌控下的国库,依旧是每年十几万万,撑死不到二十万万钱的农税收入。

存钱自不用说——能用每年年初收上来的农税,把当年的事情办好,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这样的危机感,对于封建时代的臣子,尤其是有政治抱负的政治家而言,绝对是无法忍受的。

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对于刘弘凭借粮食保护价捞钱,朝堂根本无能为力;但对于国库的收入,刘弘是有能力影响的。

——农税收多少,皇帝说了算!

这也是刘弘最早推行粮食保护价政策时,曾歪歪过的美好场景:等少府能凭借买卖粮食,年入四五十万万钱,刘弘就可以大笔一挥,免个一两年农税!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