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弘的备忘录中,蓝田都尉的事,重要性仅仅排在冬小麦的推广、新五铢钱的发行,以及盐铁官营之后!
盖因为原北军的存在,将整个关中与刘汉政权牢牢绑定在了一起——皇城由关中子弟兵组成的北军守护,这让关中百姓对刘氏的向心力时刻保持在水准线之上!
刘弘以蓝田都尉,取代原北军地位的宏图能否成行,便直接影响到汉室在关中的统治地位,以及关中百姓心中的威信!
至于柴武所言,刘弘也能大致明白:今年参加冬训的,大都是刚十四五岁,第一次参加冬训的青少年。
而刘弘在知晓此事之后,依旧将蓝田都尉的打算道出,其意图也很明显了:无论如何,蓝田都尉都要在冬训结束后拉起框架!
从柴武略有些严肃的神色之中,也能看出:刘弘这个指令,多少有些让人为难。
“若臣所料无差,陛下拟立之新军,当以关中今岁所训之卒为卒?”
得到刘弘点头默认之后,柴武便道出了自己的担忧。
“臣以为,陛下欲立此新军,则徒耗钱粮数载,而新军无有大用。”
“而今关中粮草尚缺,陛下此举,恐将加朝堂之重者甚呐···”
言罢,柴武便稍一拜:“臣斗胆,请陛下三思。”
对于北军的状况,柴武可谓心知肚明。
——当初陈平、周勃将刘弘软禁在宫中,致使刘弘不惜发出衣带血诏,唤飞狐军入京勤王的时候,柴武可是亲自到的长安!
对于诸侯大臣共诛诸吕之事,以及前段时间,周勃率军强攻未央宫一事,柴武也有着一定的了解。
在柴武看来,北军的问题,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破坏规则,而不自知!
按照制度,军队调动,必须要虎符加诏书双层验证,才能调用!
就连柴武当初率飞狐军勤王,严格意义上,也是能算着‘谋逆’的!
结果北军可倒好:先是在诸吕之乱中被周勃裹挟一次,而后被眼前这位小祖宗裹挟一次。
到柴武率军入关勤王,又被周勃连哄带骗的把天子软禁于未央宫;前段时间,居然还无可救药的攻打了未央宫!
说实在的:北军到现在还没被撤裁,也就是因为北军士卒‘俱乃关中良家子’,而让眼前这位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而没有尽数遣散而已。
即便没有撤裁,在经过这一长串‘政治错误’之后,北军实际上,已经是一副花架子了——哪怕真有仗打,眼前这位恐怕也片刻不敢让北军,脱离自己的控制。
从这个角度而言,重新建立一个以关中子弟为班底的新军,倒也是个好办法——关中人的心安抚住了,北军这个烫手山芋也扔了,两全其美。
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现在建立一支新部队,实在不是时候···
哪怕刘弘没明说,柴武也能大致推算到:既然新立的蓝田都尉,是为了取代北军而设立,那编制,自然是要参考北军的框架。
——北军在最巅峰时,可是有七部校尉,战员共计一万四千余众!
如果真要建立一支战员上万的新军,那光是军费,每年就是数以万万钱!
按一万四千人算,一年吃掉三十五万石粮米轻轻松松,这就是将近三千万钱。
——这还只是吃,还没算那些真正的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