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少帝成长计划 > 第0313章 立嫡立长

第0313章 立嫡立长(4 / 4)

如果做皇帝真要天赋,那爷们儿这是怎么回事儿?

——天资聪慧?

别闹了~

原主那个倒霉催,一看就不是什么聪明人。

对于自己是否能培养出一位合格的继承人,刘弘有着十足的把握。

这样一来,将第一个出身的儿子册立为储君,就不会有什么负面影响了。

恰恰相反:作为古华夏很长一段时间内共认的普世价值,‘立嫡立长’无论对于家庭内部和谐,还是对于政权安稳而言,都可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首先,储位确立的越早,就越能让其他的儿子们死心。

毕竟李二殿下那样的事,对于政权稳定而言绝非什么‘英明神武’的英雄事迹;无谓的内部斗争,也只会无谓损耗汉室的内部力量罢了。

既然其他儿子死心了,那兄弟之间的感情自然也能更为纯粹;后宫,也将因此而彻底安稳下来。

——储君即立,皇后自然也就有了人选。

有皇后镇压后宫,其他的女人要想在后宫这一亩三分地闹腾,还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其次,便是朝局,将自此彻底安稳下来。

储君人选明确,就意味着朝臣百官,也不需要再把心思用在‘猜猜太子会是谁’的大乐透。

往好了说,朝堂能早早明确自己将来要效忠的目标,并一点点开始为将来的权利让渡做准备。

哪怕是往坏了说,个别几个心怀鬼胎的臣子撺掇太子造反,也总好过满朝乱臣贼子,分别撺掇几个皇子一起造反。

——诸子夺嫡什么的,最恶心了。

最后,便是刘弘地执念了。

——历史上,文帝刘恒驾崩之后,景帝刘启几乎无缝衔接,极其丝滑的完成了汉室的政权交接。

在刘弘看来,历史上文-景二帝之间的权力交接,就属于‘教科书级别’的政权交接示范。

所以在刘弘地预想中,自己将来的太子,也应当如历史上的棋盘侠一样,早早背负起‘监国太子’的义务。

如果不出意外,汉室的下一任皇帝,就要在今明两年之内降生;等刘弘四十岁,太子也该过了加冠的年纪。

所以刘弘打算:无论自己活到多少,都要在四十岁开始退居幕后,一边震着场子,一边试着让太子接触朝政。

如果顺利的话,等太子年近三十之后,刘弘或许就可以过上幸福快乐的退休生活,学学历史上的武帝猪爷游山玩水,颐养天年了。

当然,如果有必要,刘弘也不介意在晚年,上演一出‘退位让贤’的好戏,过一把太上皇的瘾。

只是这样一来。

“嘿,将来朕大行,也不知该入自己的x宗庙,还是太庙了呢···”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