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少帝成长计划 > 第0372章 鸣镝南下

第0372章 鸣镝南下(4 / 4)

“撑犁孤涂!!!”

听着耳边轰鸣的吼叫声,颓然平躺下来,望着偷听湛蓝色的天空,刘嫖不由身心俱疲,又莫名感到一丝释然。

“父王···”

“女儿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在晕倒前的最后一刹那,一段模糊杂乱的巨吼,传入了刘嫖的耳中。

“传顿之令!”

“召左贤王、右贤王本部八个万骑;折兰、白羊、楼烦部六个万骑;呼揭、浑邪、休屠、卢水、兰氏、须卜氏、且渠氏、呼延氏八个万骑,合单于庭十二个万骑,合力南下!”

“顿,要给汉人的小皇帝一个教训!”

“一个让他永生难忘,至死都不敢再招惹我打匈奴的教训···”

·······

八月的气息刚出现,长城以南的汉室便顺利迎来了秋收。

准确的说,是自盘古开天地以来,中原大地第一次在八月初进行的秋收。

自从华夏文明开始掌握农耕技术的那一天开始,‘农时’的概念,便成为了每一个汉人都刻骨铭心的生存法则。

即便是在遥远的远古时期,耕种技术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贫乏时代时,智慧的华夏人也已经明白:应该什么时候把种子撒进田里,又该什么时候收获。

随着耕种技术愈发先进,华夏文明也从奴隶制社会,逐渐过渡到了半奴隶半封建社会,礼法、宗庙等制度也逐渐兴起。

而华夏历史上第一部历法:黄帝历,也借着‘农为国本’的思想纲要,出现在了华夏大地。

自此,节气的说法开始出现,并为华夏百姓广泛认同。

从那时起,神州大地的农业耕作,都是严格按照历法中对应的节气进行。

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除草、什么时候堆肥,几乎都有特定的日子。

就连除草、灌溉都有明确的日子,那就更别提收获了。

——汉立至今二十余载,每一年的秋收,几乎是全天下都在同一天!

而今年,关中却出现早于粟米成熟期将近十天,就提前进行收获的奇怪现象。

有人说,这是因为南越王不恭,朝廷打算再次征讨南越,关中人想要早日出征夺取功勋,所以丢弃了农本。

也有人说,在少府粮食保护价政策下,天下已经不再缺粮食吃了,关中人已经不再看重农业,所以就敷衍的种了一年地,临了还提前收获。

但舆论传的再怎么五花八门,再怎么让人匪夷所思,都抵不过真相来的直观。

——在本该进行收获的八月十五日,整个关中都彻底完成了冬小麦的播种工作,开始了抢灌!

几乎是同一时间,少府出台了新的粮食保护价政策:正武二年春三月开始,粟米的收购价由七十五钱下调至六十钱,收购价由九十钱下调至七十五钱。

突如起来的粮价变动,让关中百姓下意识慌了神。

待等回过神来,却又纷纷开始盘算起来:明年家里能添几只鸡鸭,或者攒几年钱,能不能买回一头乳彘!

——春三月,那是百姓开始购买粮种播种的时候了!

而今年的收获,少府依旧按七十五钱收购。

这样一来,关中百姓只需要从今年的收获中,留下足够吃到明年三月的口粮,等明年开春,少府便会把百姓卖出去的粮食,原价卖还给百姓做口粮!

一时之间,关中百姓可谓是喜大普奔,甚至有人出现在了未央宫外,对宫内的天子刘弘再三叩拜,口称圣仁。

而在宫中,刘弘却是一副眉头微微紧锁的模样,在一副军用堪舆面前来回踱步,眉宇间满是凝重。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