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折兰部族‘出发之前就以战死为首要目标,以死之前多杀几个敌人为次要目标’的作战方式,在人类历史上出现的次数,都可谓是屈指可数。
满打满算,古希腊斯巴达军队算一支,新时代人民英雄军算一支,岛国二十世纪的天皇军队算一支。
完全将死亡置身事外,为了某一目标而甘愿献出生命的人,或许在在人类历史上数不胜数。
但除了以上这三支部队之外,人类历史上,几乎不可能有第五个部队,完全由‘无条件不怕死’的战士组成。
——人类历史上第四支不惧死亡,以死亡为荣耀,且人人向战的非人部队,便是公元前二世纪,存在于匈奴草原的折兰人!
如果亲眼看到折兰人参与的战争,并碰巧目睹了死亡冲锋之后的场景,后世人或许会惊诧道:这不是后市影视剧里,就算重伤也要拉一个垫背的天皇兵吗?
没错。
在死亡冲锋的状态下,癫狂的折兰士兵不会再有任何理性、人性的思考。
挥舞着手中的武器,投掷着手里能拿到的一切硬物,甚至于用牙、用指甲撕扯敌人的血肉时,折兰战士脑海中想的,只有冲锋前,萨满祭司们做出的承诺。
——战斗吧!
——冲锋吧!
——多杀几个敌人,然后光荣的回到雕神的怀抱吧!
——每杀死一个敌人,就能得到雕神赐予的一片满地奶酪的草原;杀死十个敌人,就将得到雕神赐予的一个国度!
——雕神会保佑你们,拥有鹰雕一样锋利的利爪、锐利的眼睛,以及永远都不会退却的勇气!
在这种洗脑式的战争动员之下,每一个折兰部族的战士,都会变成一个嗜血的杀人狂!
即便是在草原上,折兰部族也是著名的‘刽子手聚集地’。
就连每年五月的蹛林大会,折兰部族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参加。
不是因为不屑,也不是因为不想,或是其他的原因。
仅仅只是因为在蹛林大会之前,其他的部族会亲自找上折兰王,祈求他‘放自己部族的勇士一命’。
这种情况下,就连身为单于的冒顿,也只能出于‘别让折兰部的杀人狂们把蹛林大会的参与者都杀了’的目的,委婉的要求折兰王‘看看好戏就行了’。
再加上折兰部族不事畜牧,其部众和古斯巴达人一样,从小都接受彻底的战斗技能训练,其余一切都由单于庭直接负责,就使得对于‘别参加蹛林大会’的提议,历代折兰王也持有默认态度。
——爷们儿吃喝拉撒都是单于养着,要牧畜、草场又没用!
结合此间种种,也就不难想象出:由匈奴单于庭为主导的战争,会是怎样的景象了。
作为单于庭镇压幕南的三驾马车,折兰、白羊、楼烦三部当仁不让。
只要单于庭的王帐出现,那战斗就必然不会缺了这三个部族的大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