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天了去,也就是一些小商小贩自楼烦运来货物,沿经马邑北上善无,而后折返而归。
但今年的冬天,注定不会太平!
雁门郡治善无与马邑南北相望,位于武州塞(今山西省大同市至大同市左云县一带)西南方向。
而善无和武州塞之间,又隔着一道删减,使得二者之间并不相同。
善无、马邑、武州塞三者,便也呈现一个倒过来的‘V’字形,善无在左上角,武州塞在右上角,马邑在下面。
而作为整个雁门地区最靠北的前哨站,武州塞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每三日一次向善无、马邑传递消息。
消息内容,不外乎安不安全,境况对不对劲之类。
尤其是在秋收之后到冬雪之间这段时间,消息传递的频率会提高到每天一次!
但在几天前,武州塞派来送信的哨卒汇报:武州派往善无的信卒,已经有好几个没有折返武州!
每天一封情报,便是每天一个信卒,连续好几个信卒未按时折返,这意味着什么?
对于生活在北方边墙的汉人而言,这种情况,不外乎一种可能性。
——雁门郡治善无,已经陷入了包围之中!
最起码,也是陷入了斥候封锁遮蔽之内。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每个人都知道,马邑接下来会面临什么。
——匈奴骑兵跨过武州塞,而后兵临马邑城下!
如果是小股部队入侵,倒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在过去这十几二十年的时间里,马邑几乎每年都会面对匈奴的游散骑兵,到周围区域打家劫舍。
某些不光景的念头,甚至会发生好几拨匈奴散骑接连出现在周围区域的状况!
时间久了,边地军民便也有了经验:每逢秋收,则家家户户必抢收粮米,而后举家躲进马邑城内避祸。
马邑也已经习惯了每年九到十一月,有数千百姓停留于城内的状况。
但见年的状况,绝非是‘游骑散勇劫掠’这么简单!
道理再简单不过:能对雁门郡治善无城达成遮蔽的部队,数量绝对不会低于五千!
而且还得是精锐斥候!
若是将善无整个包围,那更是需要不下两万骑兵。
马邑城上一次面临五千以上的匈奴骑兵‘光顾’是什么时候?
——高皇帝六年,韩王信献王都马邑!
自那一场战争后二十多年,马邑从来都没有面临过匈奴的大规模入侵!
而现在,匈奴人又一次大规模南下,抵达了雁门一代,没有人知道,这是不是又一次平城战役的前奏。
人们唯一清楚地是:战争,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