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是现代意义上的人人平等,那最早就应该是启蒙运动。
思潮的最早倡导者不好说,但比较有名的是伏尔泰、卢梭、康德等人,他们提出天赋人权,上天赋予人类自由和平等。
这些思想,大多受到基督教的影响,他们认为这些权利是生而有之的,如果非要寻找这些权利的论据,可能只能去伦理学或者哲学的领域寻找。
对于第二个问题,答案取决于第一段的定义。
不同的定义决定了它是愿景还是趋势。
人格和尊严上的平等现代社会已经公认。
伦理上的平等现在全世界都处于争论中,比如该不该取消死刑?
该不该禁止堕胎?
该不该取消安乐死?
私生子该不该和婚生子一样拥有继承权?
偷渡者该不该拥有国民身份?
机会和权利的平等,是现在和未来社会的必然趋势;
但如果是地位、权力、财富上的平等,这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而且即使是作为一个“愿景”,它们也太过可怕了。
总而言之,每个人的能力不一样,怎么能算是平等?
能力不同,所以社会地位自然也不同,如果这样也平等,那就太可怕了!
人人都不愿意奋斗,不愿意去努力。
反正努力与否,结果都是一个样。
如此一来,整个社会的文明必将全面崩溃。
从天文地理,政治人文、世界的区别等等,陈恒之都告诉了拜月,说了很多,很多。
而拜月和刘晋元等人则如饥似渴地学习着,诚心请教。
一点知识都不放过,迅速吸收消化着,快速成长,一人教,几人学,时间缓缓流逝。
拜月果真是天纵奇才,各种理论知识,只要稍加提点,就能融会贯通,甚至举一反三。
而他又乐于提问,正是做学问的人才。
在陈恒之的讲解下,一扇扇神奇的大门被打开,拜月教主乐此不疲,只感觉寻到了人生的意义与目标!
两人就如何发展南诏国生产力,与保障南诏国安全稳定,进行了协商讨论,最终达成了一致。
………………
南诏国,地处中原神州的西南边陲,国小民微,全国约一百余万平方公里的大小,总人口不过百万之数,有汉人、乌蛮、白蛮等族,主要大城有大理城、拓东城、腾冲城、姚州城等。
国内有赵、杨、李、石等大姓,境内大州六百户,小州二三百户,州有州牧治理,虽然表面上是由国王指派,实则大多都是拜月教的骨干成员。
在语言文化、人文风俗上,大略与汉人相同,几欲被汉族同化。
然而,南诏的制度与中原大唐王朝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南诏国内尚有奴隶的存在。
不错,就是奴隶。
奴隶主掌握了奴隶的所有,一言定生死。
通常而言,奴隶主又是大地主,部落头领,一州州牧等,都是南诏国内的实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