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光是因为蒙古兵极其善于骑射,还因为蒙古弓的技术领先中原弓。蒙古弓是满洲弓的前身,属于当时最先进的弓种。
可以说,在两军相隔五十步到百余步的距离内,唐军完全处在被动挨打的境地。只能依靠盔甲,圆盾的防护,奋不顾身的冲锋。
唐军当然也有弓箭反击,可箭雨的密度,和元军相差太大,给元军造成的伤亡太少。
“轰轰—”
转眼间,两军距离就接近五十步了。
元军的箭雨更加密集凶狠,打的唐军骑兵不断堕马,被后面的战马踩死。不少唐军骑兵长期苦训,没有斩杀一个敌人,就这么没了。
事实上,要不是唐军英勇坚韧,加上盔甲精良,面对如此打击很可能已经崩溃了。
元军后面的剌罕忽台看到这一幕,不禁心中一松。
可是紧接着,他就看到前面的唐军突然抛弃圆盾,取出一杆短短的古怪兵器。
那是什么?
剌罕忽台正惊愕间,就听到火铳的响起。
“砰砰砰砰…”最前面的唐军数千只三眼火铳一起开火,打的元军措手不及。很对元军还没拉开弓,就被滚烫的铅弹打入身体,痛的惨叫起来。
而元军战马,更是被突然轰鸣的火器吓得马失前蹄,四处乱跑。
一时间,前面的元军纷纷坠马,死伤上千,整个马队的速度也陡然一滞。
“砰砰砰—”
唐军的三眼火铳继续开火,大片大片的元军还没有机会打白刃战,就被火铳打死打伤。
后面观战的剌罕忽台,见状眼睛都红了。
是火器!
唐军骑兵竟然有了这种小火器!
剌罕忽台顿时明白,为何信阳和庐州的大元铁骑,都相继大败了。
“轰”的一声,元军和唐军终于撞在一起。
唐军一手持长兵器,一手持着火铳,先向着眼前的元军开火,直到发射完三次,才换成冷兵器。
元军往往弯刀还没砍杀到唐军,就被近在咫尺的唐军一枪轰杀。
一上来就吃了血亏,被唐军用火铳势如破竹般撕开,两军彻底混战在一起,借着马速相互冲击厮杀。
“噗嗤!噗嗤!”
“砰砰砰—”
刀光剑影伴随着火铳的硝烟,杀的昏天黑地,日月无光。
等到所有唐军骑兵发射完火铳,元军已经被火铳打死打伤两万多人。很多元军,完全是被唐军火铳在几步之内近距离轰杀。
在这个距离上,手铳一响,几乎必有所获,元军不死既伤。
仗着火器之利,唐军以伤亡四千余人的代价,换取了元军两万多人的伤亡。
元军可谓吃了一个天大的亏。这么大伤亡,按说应该崩溃了,可是打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步,其实就是你想退想逃,那也退不掉逃不了,只有继续混战下去。
元军战意被火铳几乎摧毁,很多人想不顾一切的逃走,可是四面八方都是唐军骑兵,只有胆战心惊的继续厮杀。
好在,唐军火器发射完,再也不响了。
元军骑兵的胆子再次大了起了。
接下来,两军才真正开始了全面的白刃战。
元军本来还以为唐军就是依仗火铳,只要火铳发射完,一定不堪一击。可是很快,元军就知道不是那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