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苏远山缓缓点头。
“是这个理。”
“确实,我们虽然也有服务器部门,但主要还是实验室性质,为了推广YX架构的多重应用而设立。目前服务器领域,确实也是IBM,DELL,HP这些把持着……而浪潮……他们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海外,确实也有点困难。”
三个“确实”之后,苏远山下定了决心。
“好吧,我看看撮合一下——但有前提,你需要拿出收购浪潮后的推广方案来,而且我们需要做两手准备,就算收购不了,你们也要有进入服务器领域的步骤。”
苏远山说着正色起来:“老邱,如果浪潮按部就班地发展,它也可以在国内国内服务器市场上拥有一席之地。原因……你是搞这一行的,你比我还要懂。”
邱爱华神色凛然:“是。”
“所以,你要记住你的话。如果浪潮并入成电高科,反而失去了竞争力……”
“山总,我向你保证,一定不会!”
*
*
两小时后,马老师与蔡从信一起回到苏远山的办公室。
在与苏远山交流后十几分钟后,双方爽快地答应了以2000万美金外加2000万人民币的现金,换取AIL49%股份的投资方案。
而随后的签字中,马老师甚至都没有见到远芯名义上的两位BOSS,陈静和段勇平……这让他意识到了,在远芯的架构中,苏远山的一句话是真的价值亿万。
七月初,苏远山前往葱省,在与浪潮的高层进行了三天的交流后,浪潮终于答应了远芯的撮合,开始与成电高科协商谈判。
你问苏远山是怎么说动浪潮的?
那自然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阐明合者两利,分则两伤的态度。
毕竟,国内互联网行业,或者说……在远芯能够影响到的行业里,去OIM化是必须的。(Oracle,IBM,微软)而如果浪潮能够进入成电高科,搭上成电高科这辆快车,并将成电高科提前推成巨头,那么即便是无法实现国际竞争力,起码在国内,这个钱是能赚到的。
苏远山自葱省返回后,远芯执行董事会便召开了今年第二季度的会议。
会议主要的主题只有一个。
——“如何应对XXX即将改变策略后所面临的国际形势。”
——那位来自XXX的二代拿到了资格,在演讲中,他几乎全面否认了克总的策略和态度,表示,XX与XX不是战略合作关系,而是战略竞争关系。
而从各方面的反馈来看,这位态度强硬的老兄,似乎机会很大。
远芯的高层中,苏远山也对这位老兄怀着戒备。
“今天的会议记录,将会以内参的方式提交上去,希望大家积极发言,也谨慎发言。”
陈静看着众人,一脸的严肃。
她今年是轮值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