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现在试映会这个样子,他别说写评论,就连下手都没有方向。
环境一般般,茶歇一般般,还有播出事故。
这要是照实写出去,以后车马费是别想要了,可要是不照实写那就是欺骗读者,也不太好。
他们作为娱乐媒体还是要注意写实性的。
就在小记者愁眉苦脸时,边上的大记者已经掏出笔记本疯狂输出。
小记者不经意地看了两眼,突然想起刚刚这位大记者可是拍了不少东西,又和苏野聊了好久,一定有东西可写。
眼神大变,凑上前:“哥,想问下这篇报道您回去后打算怎么写?”
正在写稿的老炮停下键盘:“就那么写啊。”
大记者淡淡呲牙,有几分优越感。
小记者咬咬牙,笑着开口:“这不是小弟刚入行,还没经验嘛。哥,这是我的名片,要不然等下散了,咱去搓一顿,我知道有一家的涮羊肉那是个顶个的好吃。”
“涮羊肉啊?”大记者迟疑了下,“难得现在还有人这么好学,不教你几招都过意不去。”
电影通稿要说好写那是真的好写,套着模板,改改名字和片名就可以直接发了。
可要说难写,那是真的见本事的东西。
剧本的灵感来源、演员的表现与角色塑造,导演的内心追求、拍摄时候的困难和经历,全都是可以挖掘的东西。
“懂了吗?”
“有点懂,但是没太懂……”小记者一脸迷茫。
大记者摇摇头,恨铁不成钢啊。
“正好现在还没开始,你说说你哪里不会写,我给你说说。”
“这个摄影棚环境有点不太给力?”
“那就不具体描写环境,只说苏导他们摄影条件艰苦朴素。”大记者挑挑眉毛轻松解答。
“酒吧还没拆除,片场凌乱?”
“保留了过往影片的经典场景,展现出非凡的布景能力。”
“试映会条件简陋,茶歇和座位都这个样子?”
“整个试映环节十分高效,苏导团队体现出充分的执行力,直入主题。”
“放映设备出现问题?”
“哪有问题?这是经过简单测试,放映工作准时进行!”
……
小记者瞬间明白过来,微微欠身。
这就是大记者才有的能力么?果然是语言的艺术家,看来他要学的东西还很多。
很快,罗星海换上新的灯泡,试映会再次开始。
画面开始,流畅的钢琴曲响起。
邓钰在画面中出现,弹奏到一半,电话响起,接着邓钰前往餐厅演奏,却被匆忙赶路的陶稚星撞倒,为表达自己的歉意,陶稚星送邓钰前往餐厅并请他一顿晚餐。
“好像,还行?”
在座的都是电影爱好者,看到这里,心头的担心已经少了许多。
起码从质量来说,《钢琴师》这部电影不会差,叙事的手法和剪辑都很不错,虽然还有一些生疏感。
可考虑到这是初剪版本,还有提升空间,也就没那么大的问题。
半个小时后,媒体记者和影评人纷纷皱起眉头。
他们承认苏野这部片子的确不错,只是作为悬疑片……近四分之一的剧情还没有出现任何悬疑元素也该有些太慢了。
邓钰和陶稚星沉迷在爱情中,在餐厅做着社会学实验,富豪和妻子的感情线也铺垫开,还有不少生活化的情况。
伏笔也有几个,可是要说撑起整部电影还是有些不足。
直到邓钰应邀去富豪家弹奏乐曲。